[发明专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状况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3579.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璐羽;陈枫;吕建;李波;李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林梅繁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充电 层次分析法 评测 权重向量 成对比较矩阵 充电设施 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充电站 构建 运营 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指标 加权指标 矩阵计算 评价模型 网络资源 现状分析 业务知识 运营状况 指标变量 指标体系 目标层 维度 位标 标准化 分配 分析 | ||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状况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业务知识以及当前业务中的数据现状分析,从多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一级指标层权重向量;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二级指标层权重向量;标准化指标变量;通过权重向量加权指标变量的形式得到最终的运营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充电设施运营状况的关键指标,结合9分位标度法和矩阵计算,建立充电站运营评价模型,对充电设施状况进行评测,从而分配好充电站网络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状况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动乘用车作为新一代的中短距离代步交通工具,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其相应的充换电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城市公用充电领域不断布站建桩,相应的充电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充电站的使用在不同场景存在差异化特点,不同场景下充电站运营评价需要考虑供需差异,使运营评价可以指导优化供需关系,解决电动汽车用户与充电站协调一致的问题,更加有的放矢的分配充电站网络资源,提高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状况评测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充电设施运营状况的关键指标,提出影响充电站运营评价的效益、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结合9分位标度法和矩阵计算,建立充电站运营评价模型,对充电设施状况进行评测,从而分配好充电站网络资源。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状况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结合业务知识以及当前业务中的数据现状分析,从多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一级指标层权重向量;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二级指标层权重向量;
标准化指标变量;
通过权重向量加权指标变量的形式得到最终的运营评价结果。
所述目标层为运营评价结果,一级指标层包括效益类指标、服务能力类指标和服务水平类指标;二级指标层中,效益类指标包括月均充电量、售电单价、成本电价和场地租金,服务能力类指标包括服务用户数、充电桩数量、充电站开放时长,服务水平类指标包括投诉频率、故障率及离线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从运营商、充电站和电动汽车用户的角度出发,影响充电站运营评价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效益、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分析影响这三方面因素的关键指标,建立充电站运营评价模型,对充电设施状况进行评测,为充电站网络资源的分配提供依据。
2、本发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充电设施运营状况的指标进行评价,通过了解各个充电站的运营情况,结合多维度的数据计算,通过矩阵计算的形式,获得各层级指标权重向量,并和指标变量归一化结果加权计算得到最终运营评价结果,能准确、直观反映充电站的运营差异,指导服务人员对充电站运营策略的决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3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