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光纤转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3939.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福;黄晓燕;黄姗姗;葛梦柯;祁甫浪;江河峻;智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28 | 分类号: | G01R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成像系统 光纤转换器 光端机 传输光信号 磁共振信号 图像清晰 造价成本 波导管 磁共振 静磁场 近端 远端 室内 医生 生产 | ||
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光纤转换器,利用光端机远端和光端机近端通过波导管传输光信号或电信号,实现了进入磁共振室内的关心小号不会对磁共振信号产生干扰,满足了磁共振成像系统的静磁场的需要,使得图像清晰,有益于医生对于病情的判断,并且本发明造价成本低,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光纤转换器。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系统,其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图像信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医疗成像手段之一,磁共振成像系统工作时,将人体置于一个较强的静磁场中,通过向人体发射射频脉冲使人体部分区域的原子核受到激发,射频场撤出后,这些被激发的原子核辐射出射频信号由天线接收,挡在这一过程中加入梯度磁场后,便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获得人体的空间分布信息,从而重建人体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此题提供一个经磁场,图像的信噪比与静磁场接近正比,因此,静磁场强度越高,图像清晰度越高,也可获得更高分辨率得分图像,基于磁共振成像系统对电磁信号的敏感程度,进入磁共振室内的电磁信号都会对磁共振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造成磁共振成像图像不够清晰,影响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光纤转换器,将电磁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进入磁共振室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光纤转换器,包括近端、远端和外围设备三部分:
所述近端包括光端机近端和PC端,所述光端机近端与PC端相连,将pc端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传递给远端或者是远端发送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pc端;
所述远端包括光端机远端,所述光端机远端与光端机近端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所光端机近端的光纤通过波导管到达光端机远端;
所述外围设备包括鼠标、键盘和摄像头,所述鼠标、键盘和摄像头与光端机远端连接,将光端机近端发送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递给外围设备或者将外围设备发射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传递给pc端;
所述屏蔽墙设置在光端机近端和光端机远端之间,防止电磁信号进入对磁共振信号产生干扰。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转换器。
所述光纤转换器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构成: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连接线、开关按钮、第一连接件插头、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上方设置开关按钮,所述第一连接线设置在第一壳体底部上,所述第一壳体顶端设置第一连接件插头;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壳体、配件、第二连接件插孔、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壳体下方设置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配件,防止第二连接线脱落;所述第二壳体顶端设置第二连接件插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光端机远端和光端机近端通过波导管传输光信号或电信号,实现了进入磁共振室内的光信号不会对磁共振信号产生干扰,满足了磁共振成像系统的静磁场的需要,使得图像清晰,有益于医生对于病情的判断,并且本发明造价成本低,满足生产需要。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插接方式,操作方便,构件间链接可靠,插入损耗小,反射损耗高,重复插拔性好,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可降低光信号传输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连接件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3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