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表模型的星载激光雷达脚点精确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4839.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3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杨学博;习晓环;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G01C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表 模型 激光雷达 精确 定位 方法 | ||
1.基于地表模型的星载激光雷达脚点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卫星轨道参数与发射脉冲参数,建立模拟激光雷达发射脉冲模型;
步骤S1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设置包括激光发射脉冲展宽、激光能量、激光脉冲频率、发射脉冲持续时间的参数建立激光脉冲时间域模型,其时间域能量分布为一维高斯分布;
S12、通过设置包括卫星轨道高度、激光脉冲发散角、激光接收口径的参数建立激光脉冲空间域模型,其空间域能量分布为二维高斯分布;
S2、基于数字地表模型数据建立地表目标响应函数;
步骤S2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1、对于存在地物目标的区域,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数字地表模型进行自动分类,将地物与地面进行区分;对于不存在地物的地表,直接进行步骤S22;
S22、将每个像素内的高程值换算成时间;
S23、统计各像素的返回时间及其返回的激光能量,将相同返回时间下返回的激光能量进行叠加即可生成地表响应模型;
步骤S23中通过降维统计将二维地表模型生成一维地表响应函数;
S3、利用步骤S1生成的发射脉冲模型与步骤S2获取的地表目标响应函数模拟生成模拟激光回波波形,与实际波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逐步距移动激光光斑精确确定激光雷达脚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表模型的星载激光雷达脚点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步骤S1得到的发射脉冲模型与步骤S2得到的地表目标响应函数进行卷积,得到模拟激光回波波形;
S32、计算模拟激光回波波形与实际波形的匹配度;
S33、逐步距对数字地表模型进行波形模拟与波形匹配度计算,寻找数字地表模型中与实际波形匹配度最高的光斑位置,即为激光脚点中心坐标的精确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地表模型的星载激光雷达脚点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利用皮氏相关系数来表征模拟波形与实际波形的匹配度,皮氏相关系数越大,匹配程度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48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