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5009.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侯倩;付小兵;何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17/0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愈合 植物组合物 深度烧伤 烧伤 医药技术领域 植物中药 止血 溪黄草 重量份 解毒 冰片 大黄 结痂 清热 修复 感染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包括溪黄草、大黄、冰片以及榆钱,其重量份均为0.1~50份。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中药可以带烧伤起到清热、散瘀、止血、解毒、防止感染的疗效,烧伤结痂能够得到很好的愈合修复,安全无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烧伤是指由于机体接触高温、电流、强辐射或者腐蚀性物质所发生的损伤。其中,热力烧伤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致伤原因,约占总收治伤员的89%,常见的有火焰、烟雾、热水、热液和热的半流体、半固体、固体等,小儿烧伤又以热液、蒸汽所致的烫伤较多;化学烧伤能够造成皮肤和皮下深层组织损害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主要的有如酸、碱、苯、磷等及它们的衍生物等;电烧伤是指电流作用于人体表面和深部组织造成的损伤。其损伤的程度与电流的种类,电压的高低,电流在人体的途径,人体的绝缘状态,与电流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
对烧伤的严重程度,目前多采用三度四分法进行判断:(1)Ⅰ度(红斑性):局部似红斑,轻度红肿,无水疱,干燥,无感染,皮肤有烧灼样疼痛。一般2~3日内症状消退,3~5 日内痊愈,不留斑痕;(2)Ⅱ度(水泡性):分为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有较大水泡,水肿伴剧痛,皮肤感觉过敏,如未并发感染,2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短期内可见色素沉着;(3)深Ⅱ度烧伤:水泡较小,水肿,皮肤感觉迟钝。一般需3~4周痊愈,愈合后有瘢痕;(4)Ⅲ度(焦痂性):皮肤苍白或焦黄炭化,干燥,皮革状,皮肤感觉迟钝,疼痛不明显;创面愈合较慢,多数需植皮,愈合后留有瘢痕或/和畸形。
烧伤的早期正确处理可以减轻烧伤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烧伤患者后续治疗的基础,但是烧伤的后期恢复以及伤口的愈合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烧伤结痂愈合对伤口的复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痂下愈合(healing under-scab)是一种特殊条件下伤口的特有修复愈合方式,指在伤口表面的由渗出液、血液及坏死脱落的组织干燥后形成的一层褐色硬痂下所进行的二期愈合过程,如深二度或三度烧伤后皮革样硬痂下的愈合过程即属此类,通常情况下痂下愈合所需时间较无痂者长,因为此时的表皮再生必须首先将痂皮溶解,然后才能向前生长。痂皮虽因干燥而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对伤口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当痂下渗出物较多,尤当已有细菌感染时,痂皮却成为渗出液引流的障碍,成为痂下“培养基”,细菌感染往往加重,影响其愈合过程,故常需实施“切痂”或“削痂”手术,以暴露创面,使表皮快速形成,但是往往造成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影响美观甚至使功能受限。而实现完美的痂下愈合成为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痂下愈合时伤口的细菌感染,旨在提出一种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使得痂下伤口快速愈合,且安全无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包括溪黄草、大黄、冰片以及榆钱。
上述溪黄草、大黄以及冰片的重量份均为0.1~50份。
上述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还包括藕节。
上述藕节的重量份为0.1~50份。
上述实现深度烧伤痂下愈合的植物组合物还包括松针。
上述松针的重量份为0.1~50份。
上述溪黄草和大黄这两种药的重量份之和是冰片、榆钱、藕节和松针这四种药的重量份之和的3~8倍。
上述溪黄草和大黄这两种药的重量份之和是冰片、榆钱、藕节和松针这四种药的重量份之和的5倍。
上述冰片、榆钱、藕节和松针这四种药的重量份之比为1: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5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黄甘草汤中药制剂
- 下一篇:升麻葛根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