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出、吹塑级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5055.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生;蔡青;陈永东;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51/00;C08K9/06;C08K7/14;C08J5/04;C08J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吹塑级玻纤 增强 尼龙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出级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尼龙57~100%;玻纤:5~30%;增韧剂:1~10%;成核剂0.1~0.5%;抗氧剂0.1~0.5%;润滑剂:0.1~1%;黑母粒0.1~1%。本发明通过选择一种高粘与尼龙相容性较好的组分,通过其本身的黏度增加复合材料的黏度,并且利用增粘材料带有的活性官能团MAH与尼龙末端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反应增加与尼龙相容性,高粘组分均匀分布在材料中,在生产过程中螺杆剪切的作用下,随着剪切变稀,不会增加剪切阻力,不会增加生产过程的能耗,有利于成型加工生产控制,并且该材料的加入对于挤出成型有显著的提高成型效率,成型速度可以提高30%及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提高尼龙材料的黏度,满足挤出、吹塑等成型工艺对尼龙材料黏度的要求,相比于高黏度原料和常规的增粘方法,提高尼龙材料黏度的条件下不会增加生产过程的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一些白色和浅颜色的尼龙材料在挤出、吹塑级成型方式零件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尼龙工业自1935年杜邦公司合成了PA66, 1943年拜耳用己内酰胺合成了PA6得到快速发展,尼龙中占90%以上的是PA6和PA66。尼龙具有耐油、减震、防噪音等优点,尼龙作为工程塑料的一种在汽车、电子电器、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近年来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提高安全性、舒适性、节能等逐渐成为汽车研究的主要方向,尼龙以其独特的性能几乎在所有汽车所有的部位都有应用,汽车已经成为尼龙最大的应用市场。
1958年锦纶的成功生产是我国首次成功生产尼龙,近几年国内尼龙6发展迅速产量占比约75%,PA66由于主要原料之一己二腈的先进生产技术目前被英威达、罗地亚等公司所控制,尤其是英威达几乎垄断了全球己二腈的贸易而产能,全球PA66产能前5 位的公司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前三强--英威达、罗地亚、首诺公司占据着全球垄断地位。在尼龙66原料生产方面,我们的企业与世界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尼龙生产的原料还被国外化工巨头握在手里。
尼龙材料作为一种工程塑料,主要应用在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发动机周边,尼龙材料的成型方式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滚塑成型等方式。不同的成型方式对于原料的加工性能要求不一致,挤出、吹塑品级材料要求原料黏度较高,较高的黏度有利于成型,但是黏度较高对于设备能耗较大,在满足挤出、吹塑成型对于黏度要求的同时降低加工过程的能耗对于提高尼龙材料在挤出、吹塑等零件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挤出级玻纤增强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配方中增加一种高粘组份满足挤出、吹塑成型方式对于尼龙材料黏度的要求,同时由于高粘组份与尼龙基料良好的相容性,在剪切作用下剪切变稀的幅度更明显,不会影响加工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挤出、吹塑等成型方式对尼龙材料黏度的要求。
本发明为解决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挤出级玻纤增强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
尼龙 57~100%;
玻纤: 5~30%;
增黏助剂: 1~10%;
抗氧剂 0.1~0.5%;
润滑剂: 0.1~1%;
成核剂 0.1~0.5%;
黑母粒 0.1~1%。
所述尼龙可以是PA6、PA66、PA66和PA6的共聚物、PA610、PA612、PPA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5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