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急驾驶行为防御提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5199.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健飞;吴仲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9 | 分类号: | B60W40/09;B60W5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急 驾驶 行为 防御 提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急驾驶行为防御提示方法及系统,该提示方法通过采集不同路段车辆发生紧急驾驶行为时的车辆位置信息和行驶路况信息,确定由于道路因素发生的紧急驾驶行为中的道路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及其信息特征,构建包括道路危险源的道路图像模型,并根据道路危险源的道路图像模型和当前地理位置下的通行限制条件设定不同类型车辆应对所述道路危险源的驾驶行为提示信息,当车辆到达道路危险源前方预设距离时,推送对应道路图像模型及对应车辆类型的驾驶行为提示信息至车载终端进行提示。本发明能够对前方道路的道路危险源信息进行预警提示,并提供应对道路危险源的行驶方案,有效避免紧急驾驶行为的发生,保障了车辆行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行为检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急驾驶行为防御提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经常需要做出紧急制动、紧急变向的驾驶行为以应对突发情况,如遇到前方车辆紧急制动、视线不佳的道路岔口中突然出现行人、道路路面中存在不易发现的障碍物等,这些都是紧急驾驶行为发生的危险源,尤其是视线不佳的道路岔口突然出现行人、道路路面中存在不易发现的障碍物这些道路因素往往使得驾驶员做出的紧急驾驶行为更加紧急、更具有危险性,容易造成车辆事故的发生,因而如何在车辆到达这类危险道路因素之前提前通知驾驶员进行应急避险,是减少紧急驾驶行为及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急驾驶行为防御提示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获取紧急驾驶行为发生的危险源位置,并在车辆到达该危险源位置前给出危险信息提示和应对措施,有效防止了紧急驾驶行为的发生,保障了车辆行驶安全。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急驾驶行为防御提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云平台根据获取的不同路段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确定车辆发生的紧急驾驶行为,所述紧急驾驶行为包括紧急制动和紧急变向;
S2:对紧急驾驶行为发生时的行驶路况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车辆由于道路因素发生的紧急驾驶行为;
S3:识别所述道路因素中的道路危险源,构建包括所述道路危险源及其信息特征在内的道路图像模型,所述信息特征包括道路危险源类型、大小及其与道路边界的相对坐标位置;
S4:确定道路危险源的地理位置,根据所述道路危险源的道路图像模型、当前地理位置下的通行限制条件以及各类车辆参数设定不同类型车辆应对所述道路危险源的驾驶行为提示信息;
S5:实时获取车辆位置和行驶方向,当车辆到达所述道路危险源前方预设距离时,推送对应道路图像模型及对应车辆类型的驾驶行为提示信息至车载终端进行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通过车载终端实时采集不同路段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车辆位置信息和行驶路况信息并传输至云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行为提示信息包括驾驶员行为提示和/或车辆行驶状态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对应道路图像模型及对应车辆类型的驾驶行为提示信息至车载终端进行提示具体为:推送前方所述道路危险源对应的道路图像模型至对应车辆的车载终端进行显示提示,及推送当前车辆类型对应驾驶行为提示信息至车载终端进行语音提示。
进一步的,车辆行驶经过所述道路危险源对应的地理位置时,车载终端获取对应地理位置的最新道路图像信息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处理分析,以更新对应地理位置的道路危险源的信息特征和存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道路危险源包括障碍物、路坑、连续弯道和异常叉路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员行为提示包括驾驶员注意力提示、方向盘操作行为提示、鸣笛操作行为提示;所述车辆行驶状态提示包括车辆行驶速度提示、行驶路线提示和变道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5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