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栅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6133.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5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民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胚料获取:利用冲床从原材料上冲裁出针栅形状的胚料;b、胚料冲压:利用冲压装置对胚料的头部进行冲压,使其变薄;c、胚料冲裁:利用冲裁装置对胚料头部的边缘进行冲裁,以将胚料头部边缘处的废边裁掉;d、胚料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技术对胚料处理。本发明既能提高针栅制作的效率,又能保证针栅头部的光洁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栅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手套机中的针栅片为了能够带动织针运行成圈,在针栅的头部需要打磨处理,使得针栅头部的厚度小于织针针体的厚度。
通过打磨使得针栅头部变薄的方式存在着缺陷,1、打磨的效率较低;2、针栅的头部在经过打磨后,其头部较为粗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栅制作工艺,既能提高针栅制作的效率,又能保证针栅头部的光洁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胚料获取:利用冲床从原材料上冲裁出针栅形状的胚料;
b、胚料冲压:利用冲压装置对胚料的头部进行冲压,使其变薄;
c、胚料冲裁:利用冲裁装置对胚料头部的边缘进行冲裁,以将胚料头部边缘处的废边裁掉;
d、胚料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技术对胚料处理。
优选的,步骤b中的冲压装置和步骤c中的冲裁装置均通过自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
本发明的优点为:针栅的头部通过冲压以及冲裁修整的方式进行加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打磨操作,显著的提升了针栅头部变薄操作的效率,以及显著提僧了针栅头部表面的光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针栅制作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送料滑板和存料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冲裁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冲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驱动轮的示意图;
图7为驱动轮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针栅制作工艺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针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冲床从原材料上冲裁出针栅形状的胚料;
b、利用冲压装置对胚料的头部进行冲压,即压扁,使其变薄并达到所需尺寸;
c、利用冲裁装置对胚料头部的边缘进行冲裁,以将胚料头部边缘处的废边裁掉,即由于针栅头部在步骤b冲压的过程中,会产生形变,以及在针栅头部产生废边,因此通过该冲裁装置可将该废边裁剪掉,使针头的头部达到所需尺寸;
d、通过热处理技术对胚料处理,针栅制作完成。
冲压装置包括上压模13、下压模14和带动上压模上下移动的油缸;冲裁装置包括上冲模11、下冲模12和带动上冲模上下移动的油缸。
针栅的头部通过冲压以及冲裁修整的方式进行加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打磨操作,显著的提升了针栅头部变薄操作的效率,以及显著提僧了针栅头部表面的光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民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民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模具的侧冲孔机构
- 下一篇: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