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6194.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简宪静;王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10 | 分类号: | H01Q5/10;H01Q5/28;H01Q5/307;H01Q5/335;H01Q5/50;H01Q1/50;H01Q1/48;H01Q1/44;H01Q1/36;H01Q1/24;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结构 无线通信 终端 | ||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调谐电路和信号源;
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通过缝隙耦合,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远离所述缝隙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远离所述缝隙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上设置有馈电点;
所述调谐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馈电点连接,所述调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源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信号源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天线结构用于同时产生第一谐振、第二谐振、第三谐振和第四谐振;
所述调谐电路包括电容;
所述第一谐振由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金属臂以及所述电容激励产生;所述第二谐振由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二端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金属臂激励产生;所述第三谐振由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缝隙激励产生;所述第四谐振由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金属臂激励产生;
所述调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馈电点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源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为可变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接地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靠近所述缝隙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金属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谐振的谐振频率呈反相关关系,所述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第一谐振的谐振频率呈反相关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的谐振频率小于所述第二谐振的谐振频率,所述第二谐振的谐振频率小于所述第三谐振的谐振频率,所述第三谐振的谐振频率小于所述第四谐振的谐振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的谐振频率为1176MHz,所述第二谐振的谐振频段为1805MHz~2170MHz,所述第三谐振的谐振频段为2300MHz~2690MHz,所述第四谐振的谐振频段为4800MHz~5000MHz。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长度为12~1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一端之间的长度为5~10mm,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为16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的大小为0.8pF~1.5pF。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中填充有非导电塑胶材质。
1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1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透镜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