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光率高的发光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201.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宇林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79 | 分类号: | C09K11/79;H01L3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5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材料 出光率 熔化 纳米二氧化钛 转换发光材料 制备工艺 制成材料 白光LED 氮化硅 碳酸钾 碳酸锶 硝酸钙 氧化锌 氧化铥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光率高的发光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氧化锌、碳酸锶、碳酸钾、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钙、氮化硅、氧化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熔化温度较低,降低了制备成本,最终制成材料的发光强度比现有技术中的发光材料有显著提高,能很好的用于白光LED转换发光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出光率高的发光材料,属于LED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半导体照明亦称固态照明,是指用固态发光器件作为光源的照明,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色彩丰富、耐震动、可控性强等特点。 1990年代以来,半导体照明技术不断突破,应用领域日益扩展。在指示、显示领域的技术基本成熟,并广泛应用;在医疗、农业等特殊领域的技术方兴未艾。 近几年,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迅速,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在不同领域具有较强优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加快,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出光率高的发光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出光率高的发光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氧化锌、碳酸锶、碳酸钾、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钙、氮化硅、氧化铥。
进一步地,将电解法制得的锌锭加热至600~700℃熔融后,置于耐高温坩埚内,使之1250~1300℃高温下熔融气化,导入热空气进行氧化,生成的氧化锌经冷却、旋风分离,将细粒子用布袋捕集,即制得原料中的氧化锌。
进一步地,天青石和煤粉经粉碎成混合物,以通过20目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在温度1100~1200℃下还原焙烧,经0.5~1.0 h,焙烧物经两次浸取,一次水洗,浸取温度90℃,每次浸3h,浸液经过滤,滤渣经盐酸溶浸后进一步回收锶,滤液中加芒硝溶液除钡,再加入碳酸氢铵或碳酸钠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锶沉淀,再经分离、干燥、球磨粉碎,制得原料中的碳酸锶。
进一步地,将氯化钾电解后得到的氢氧化钾溶液,在碳化塔中以二氧化碳碳化,经多效蒸发器蒸发、过滤得碳酸氢钾,再经煅烧制得原料中的碳酸钾。
进一步地,利用电弧、高频或等离子体等高稳热源将纳米二氧化钛原料加热,使之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使之凝聚成纳米粒子,形成原料中的纳米二氧化钛。
进一步地,在1300-1400℃的条件下用单质硅和氮气直接进行化合反应得到原料中的氮化硅。
进一步地,由以下原料构成:氧化锌5-10重量份、碳酸锶2-4重量份、碳酸钾3-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1-2重量份、硝酸钙5-7重量份、氮化硅10-12重量份、氧化铥50-80重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出光率高的发光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熔化温度较低,降低了制备成本,最终制成材料的发光强度比现有技术中的发光材料有显著提高,能很好的用于白光LED转换发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出光率高的发光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氧化锌、碳酸锶、碳酸钾、纳米二氧化钛、硝酸钙、氮化硅、氧化铥。
将电解法制得的锌锭加热至600~700℃熔融后,置于耐高温坩埚内,使之1250~1300℃高温下熔融气化,导入热空气进行氧化,生成的氧化锌经冷却、旋风分离,将细粒子用布袋捕集,即制得原料中的氧化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宇林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宇林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