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管网终端调控设备运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6518.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国;刘瑶;谭松玲;索思贝;赵陈捷;陈涛涛;苏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 |
代理公司: | 11719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贾耀梅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管网 出口侧 调控设备 终端 调压 燃气输配系统 供气通路 控制逻辑 控制设备 控制元件 输出 不均匀 初始化 智能化 并联 叠加 供气 损伤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管网终端调控设备运行方法及装置,应用在具有并联的运行路和热备路,且运行路和热备路分别连接至燃气管网出口侧的燃气管网供气通路中;其中方法包括:对运行路和热备路控制元件进行初始化;调整运行路的流量,获得第一梯次流量,并通过燃气管网出口侧输出第一梯次流量;维持运行路的最大第一梯次流量,调整热备路的流量,获得第二梯次流量,并通过燃气管网出口侧输出全部流量,其中,全部流量为最大第一梯次流量与第二梯次流量叠加形成的。利用“梯次运行”控制逻辑不仅解决调压支线供气不均匀及设备损伤问题,更实现了燃气输配系统终端调压调流控制设备的智能化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管网终端调控设备运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燃气行业的不断发展,加之物联网技术的、卫星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渗入,燃气行业的管理及服务已经从简单的手工运作方式上升到数字燃气阶段,大量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燃气业务,随之提出了“智慧燃气”的概念。
智能化管网建设是智慧燃气的基础,管网终端调流调压控制设备的智能化运行又是构建智能化城市燃气输配运营管理系统的难题。
北京市燃气管网从长输管线末站经多级降压输送至末端用户,通过调压站箱实现管网输送压力调节的功能。调压站箱内均采用一用一备、两用一备等多路供气的设计原则,安装加载式调压设备,但目前这种调压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并联各调压支路流动损失的不同对前压、后压信号管取压点压力有影响、(2)加载式调压器存在薄膜效应、弹簧效应和壳体效应、(3)调压器主阀后流动状态对后压取压点压力的影响、(4)压力表精度误差和人为设置的影响。上述问题导致调压站箱内调压支线出现供气不均匀现象,在实际运行中,在各路调压支线调试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路供气,其余各路阀口开度小或关闭现象。
随着北京市燃气供应范围及供应量的不断增大,重要气源站多路调压支线同时供气无法实现,造成供气调压设备阀口开度在80%以上,长期的大流量、高流速的冲刷,对阀口、阀口垫等形成损伤,无形中增加了设备检修的频次及备品备件的消耗。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燃气管网终端调控设备运行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燃气管网终端调控设备运行方法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管网终端调控设备运行方法,应用在具有并联的运行路和热备路,且运行路和热备路分别连接至燃气管网出口侧的燃气管网供气通路中;包括:对运行路和热备路控制元件进行初始化;调整运行路的流量,获得第一梯次流量,并通过燃气管网出口侧输出第一梯次流量;维持运行路的最大第一梯次流量,调整热备路的流量,获得第二梯次流量,并通过燃气管网出口侧输出全部流量,其中,全部流量为最大第一梯次流量与第二梯次流量叠加形成的。
其中,方法还包括:关闭热备路,调整运行路的流量,获得第一梯次流量,并通过燃气管网出口侧输出第一梯次流量。
其中,调整运行路的流量,获得第一梯次流量,并通过燃气管网出口侧输出第一梯次流量包括:调整运行路为调压模式,关闭热备路,令热备路为热备模式;获取燃气管网出口侧需求量,判断燃气管网出口侧需求量是否小于运行路流量限值;在燃气管网出口侧需求量小于运行路流量限值时,令运行路保持调压模式,令运行路的运行压力为运行路的目标压力,令热备路保持热备模式,输出第一梯次流量,其中,第一梯次流量小于等于运行路流量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