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和上电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924.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名扬;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00 | 分类号: | B60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和上电控制装置,其中,上电控制装置包括:多个预充电路,每个预充电路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的第一极相连;预充电阻,预充电阻的一端与每个预充电路的第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每个预充电路的第二端相连;与多个预充电路对应的多个负载控制器,每个负载控制器的第一端与对应的预充电路的第三端相连,第二端与直流电源的第二极相连;与多个预充电路对应的多个负载电容,每个负载电容与对应的负载控制器并联连接;主控单元,用于根据待上电的负载控制器确定对应的预充电路,并通过该预充电路对所述待上电的负载控制器进行上电控制。该上电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提高了经济效益,电路布置简单、灵活,保证了控制的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电控制装置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压主回路中,如果有多路控制器的负载,那么在配电回路中每一路控制器都要设置预充电回路对电容进行充电。如图1所示,每一路预充电路通常由预充接触器、预充电阻和主接触器组成,多路负载就需要多个上述器件构成的预充电路。因此,上述高压主回路存在如下问题:
1)电路结构复杂;
2)成本较高、元器件较多,体积较大,较难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电控制装置,该上电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提高了经济效益,电路布置简单、灵活,保证了控制的高效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电控制装置,该上电控制装置包括:多个预充电路,每个预充电路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的第一极相连;预充电阻,所述预充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极和每个预充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预充电阻的另一端与每个预充电路的第二端相连;与所述多个预充电路对应的多个负载控制器,每个负载控制器的第一端与对应的预充电路的第三端相连,每个负载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极相连;与所述多个负载控制器对应的多个负载电容,每个负载电容与对应的负载控制器并联连接;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负载控制器和所述多个预充电路相连,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根据待上电的负载控制器确定对应的预充电路,并通过该预充电路对所述待上电的负载控制器进行上电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电控制装置,多个预充电路共用一个预充电阻,节省了预充电阻的使用数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且上电控制电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布置简单、灵活,保证了上电控制的高效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电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充电阻的阻值可调,其中,所述主控单元还与所述预充电阻相连,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待上电的负载控制器确定对应的负载电容;根据所述对应的负载电容的容值调节所述预充电阻的阻值;通过调节后的预充电阻和所述待上电的负载控制器对应的预充电路对所述待上电的负载控制器进行上电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预充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预充电路包括:主接触器,所述主接触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极和所述预充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主接触器的另一端与对应的负载控制器的第一端相连;预充接触器,所述预充接触器的一端与所述预充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预充接触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接触器的另一端和对应的负载控制器的第一端相连;其中,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对所述主接触器、所述预充接触器的闭合和断开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控单元在通过预充电路对对应的负载控制器进行上电控制时,具体用于:控制该预充电路的预充接触器闭合,以通过所述预充电阻给对应的负载控制器进行预充电;在所述负载控制器预充电完成后,控制该预充电路的主接触器闭合,并控制该预充电路的预充接触器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