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多类信息系统集成的软件资源整合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943.8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1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乔林;刘为;夏雨;周毅;孙俊伟;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巨智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信息 系统集成 软件 资源整合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于多类信息系统集成的软件资源整合平台,包括:用户界面层、应用系统层、应用系统元数据层和应用系统执行引擎层;用户界面层向应用系统层发送数据请求;应用系统层,将数据请求分配到对应的系统访问界面,发送元数据访问指令到应用系统元数据层;应用系统元数据层包含若干元数据项,接收到的元数据访问指令,对其进行解析,根据元数据访问指令中包含的元数据项,动态形成数据源的访问指令,发送至应用系统执行引擎层。本发明克服了以往企业购买使用通用应用软件遭遇的困境,采用按需定制得方式,帮助企业获得真正适合行业特点、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应用软件。企业只需很短时间就能完成应用的开发和部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资源整合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应于多类信息系统集成的软件资源整合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成投运,公司“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集团企业级信息系统,已完全融入电网生产运行,全面支撑公司信息化管理。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有自主开发的个性化软件应用系统共计45套,分布在20个部门,时间跨度9年,数据库、中间件各异,部署于31台不同的主机(物理机或虚拟机),数据库26套,中间件39套。硬件资源分散、技术路线迥异,软件运维及管理工作量大、系统升级及功能扩展困难。以建设满足公司各业部门个性化应用需求的信息系统为最终目标,实现个性化软件开发与运维的集约化、标准化管理,按照梳理流程、提高效率、安全稳定、有序推进的思路开展工作。实现统一主机部署、统一数据库、统一应用服务、统一目录认证与待办、统一开发平台(“五统一”)和与目录系统集成统一进行身份认证,与门户系统集成实现单点登录及统一待办事项展示(“两集成”)。
结合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标准要求,开展自主开发业务应用系统现状调研及梳理,全面掌握系统开发、运维、使用情况,找准制约应用系统整合的瓶颈,全面梳理存在问题,明确业务和系统的提升点。经全面仔细的调研、梳理48个自主开发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使用情况,其中有45个系统具有整合条件。其中9套系统整合至国网公司统一推广辅助类平台,25套系统整合到综合业务管理类平台上,3套系统整合至新闻/媒体平台,8套系统下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于多类信息系统集成的软件资源整合平台。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应于多类信息系统集成的软件资源整合平台包括:用户界面层、应用系统层、应用系统元数据层和应用系统执行引擎层;其中
用户界面层连接应用系统层,向应用系统层发送数据请求,用于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应用系统层连接应用系统元数据层,所述应用系统层包含若干系统访问界面,应用系统层根据用户界面层发送的数据请求,将数据请求分配到对应的系统访问界面,并由对应的系统访问界面发送元数据访问指令到应用系统元数据层;
应用系统元数据层连接应用系统执行引擎层,所述应用系统元数据层包含若干元数据项,接收到的元数据访问指令,对其进行解析,根据元数据访问指令中包含的元数据项,动态形成数据源的访问指令,发送至应用系统执行引擎层;
应用系统执行引擎层连接用户界面层,解析数据源的访问指令,根据数据源、用户权限以及页面模板动态生成网页,并反馈给用户界面层。
访问者通过应用系统层的访问入口,进入对应的系统访问界面。
所述元数据项包括表定义、触发器、角色、布局框架、页面模板、报表定义、图表定义、页面事件、自定义页面、权限模板、自定义类和表间关系。
所述应用系统用于各个集成系统的功能界面展示,按照不同功能项和使用类别进行划分为两个区域: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和现有应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