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增强轮胎气密性的高分子混炼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7639.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1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汇丰;丁其诚;王卫东;陶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宽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2 | 分类号: | C08L25/02;C08L9/06;C08L9/00;C08L23/22;C08L57/02;C08L45/00;C08L93/04;C08L91/00;C08K3/34;B60C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炼材料 轮胎气 密性 高分子化合物 抗老化性能 苯乙烯类 材料刚性 高速运动 接触物体 轮胎材料 轮胎漏气 纳米粉末 永久变形 增强材料 材料层 电性能 防老剂 回弹性 耐候性 气密性 软化剂 增粘剂 粘结力 爆胎 拉伸 流挂 粘接 裂缝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增强轮胎气密性的高分子混炼材料,涉及轮胎材料领域,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苯乙烯类高分子化合物58‑60%;增粘剂25‑35%;软化剂5‑6%;防老剂3‑4%;纳米粉末2%,本发明高分子混炼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刚性、拉伸强度、弹性和电性能,永久变形小,屈挠和回弹性好。提高材料粘结力,增强材料与接触物体表面的粘接强度,抗老化性能好,内聚力大于外界或高速运动时产生的破坏力,使材料层不产生裂缝、流挂,提高材料耐候性,大大提高轮胎气密性,降低轮胎因气密性不足造成轮胎漏气而引发的爆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增强轮胎气密性的高分子混炼材料。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轮胎的气密性也是轮胎重要的判断指标,轮胎气密性好,就能长时间保持轮胎内的的气压稳定,进而保证轮胎的使用性能,反之,如果轮胎气密性不好,轮胎经常在缺气状态下行驶时,易产生损坏,如果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目前的轮胎补强材料加入,以提高轮胎气密性,但是往往刚性不足,拉伸强度、弹性和电性能较弱、极限形变能力较弱,屈挠和回弹性差,易造成材料层挪位、鼓包现象,影响高速性能。材料粘结力弱、抗老化性能差、内聚力不够、耐热性能差,易造成材料层产生裂缝、高速运动时易产生材料流挂现象,材料耐候性较差等。
中国专利CN 103865135A公开了一种有内胎轮胎气密层胶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充油丁苯橡胶、丁基再生胶、炭黑、YB-5子午胎专用料、强威粉、氧化锌、防老剂RD、防老剂4020、硬脂酸、芳烃油、增粘树脂、橡胶均匀剂、硫磺和促进剂NS经过一段混炼和加硫工艺制得。本发明在保持气密层胶料的物理性能的前提下,使用天然橡胶、丁苯胶和充油丁苯胶并用体系,且在配方中加入丁基再生胶,降低了胶料成本。强威粉是一种片层状硅酸盐补强填料,正是由于自身的片层结构,因此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在配方中加入强威粉既能提高气密层胶料的气密性,又能较低胶料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增强轮胎气密性的高分子混炼材料。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能增强轮胎气密性的高分子混炼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苯乙烯类高分子化合物58-60%;增粘剂25-35%;软化剂5-6%;防老剂3-4%;纳米粉末2%。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苯乙烯类高分子化合物58%;增粘剂32%;软化剂5%;防老剂3%;纳米粉末2%。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成成分:苯乙烯类高分子化合物60%;增粘剂30%;软化剂5%;防老剂3%;纳米粉末2%。
优选地,所述苯乙烯类高分子化合物为1,1,2,2-四苯乙烯G130D、G140D、G155D、G163D、G172D、丁苯橡胶、异戊橡胶、丁基橡胶、丁丙橡胶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增粘剂为氢化石油树脂、石油树脂、萜烯树脂、氢化松香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软化剂为环烷油、芳烃油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504、4010NA、防老剂264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纳米粉末为硅酸铝、硅酸钙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宽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宽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7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