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硝酸根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8472.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区升举;葛春;文杨明;程如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柘大飞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21/359;C07F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金之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7 | 代理人: | 蒋欣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硝酸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硝酸根的检测方法,用双核钌配合物作为检测亚硝酸根的可见光或近红外光显色剂,所述双核钌配合物的阳离子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亚硝酸根的检测方法方便易行,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可以快速检测亚硝酸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光显色检测亚硝酸根的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广泛使用在各种腌制食品中,提升了食品的色泽度和保存时间。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等在细菌作用下也极易产生亚硝酸盐。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也发现了明显的亚硝酸根存在。所以,亚硝酸盐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它能氧化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导致其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缺氧,引起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科学家极为注重监控环境中的亚硝酸根。
Li先生课题组利用CdSe量子点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实现了对亚硝酸根的检测(Luminescence ,2013 ,28:551–556)。Andreas Nussler等人采用2,3-二氨基萘与亚硝酸根反应通过荧光变化和增强实现了对亚硝酸根的检测(Nature Protocols ,2006 ,1 ,2223–2226)。而Shin-ichi Wakida则使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了浓度低至2.6μM的亚硝酸根。(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4 ,1051:185-191)。这些报道,却极少涉及对其他各种共存离子干扰的研究和报道。此外,还有GB5009.33—2016 中使用的离子色谱法等。在这些众多方法中,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处理复杂且仪器昂贵,需专业人员操作,不利于监管人员和品控人员现场的大量筛查检测工作。近年来有大量依靠观察颜色变化判读结果的亚硝酸盐快速检测的试剂盒快速检测试纸,依然存在检测试纸灵敏度相对较低,试纸吸附不均匀导致显色不均匀,检测重复性差,不利于结果判读等缺点。因此,发展检测亚硝酸根的方法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环境监测、医疗检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中国专利文献CN108872226A(申请号:201811000105.1)公开了一种利用N-苯甲酰替苯胺、2 ',5 '-二乙氧基苯酰替苯胺、3-氨基-4-甲氧乙氧基乙酰替苯胺、4 ,4 '-二氨基苯酰替苯胺或N-乙酰苯胺和浓的高氯酸、氢碘酸、盐酸或硫酸结合后,检测水中亚硝酸根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8303414 A(申请号:201810016076.1)公开了一种通过复配的:氯化钠、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苯甲酸钠、维生素C、茶多酚混合体系检测亚硝酸根。但是,上述这些配方体系复杂,要求比例掌控比较精确。许多方法还不能满足对亚硝酸根检测中的灵敏度和快速检测的要求,发展新的亚硝酸根的可见光检测方法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易行,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可以快速检测亚硝酸根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亚硝酸根的检测方法,用双核钌配合物作为检测亚硝酸根的可见光或近红外光显色剂,所述双核钌配合物的阳离子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
上述双核钌配合物的阴离子是高氯酸根、硫酸根、氟离子、溴离子、磷酸根或乙酸根。
上述亚硝酸根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是:将所述双核钌配合物配制成浓度为1×10-9mol/L~1×10-4mol/L的溶液,将待测物加入双核钌配合物的溶液中,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436nm或705nm位置处的吸光度,吸光度与亚硝酸根含量成正比,根据吸光度判断待测物中的亚硝酸根含量。
上述亚硝酸根的检测方法,先用双核钌配合物的溶液检测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品,绘制标准品的含量曲线,再用双核钌配合物的溶液检测待测物,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待测物的亚硝酸根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柘大飞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柘大飞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8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