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9507.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莫仁甫;于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必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N65/24;A01N25/30;A01P7/02;A01P3/00;A01P1/0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秋琦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油 桂枝油 农用增效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制备方法和应用 表面张力作用 除草剂 气门 环保安全 增效助剂 扩展性 杀虫剂 害虫体 润湿性 杀菌剂 渗透性 无残留 叶面肥 粘着性 喷雾 害虫 死亡 天敌 脱水 无毒 溶解 窒息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由茶树油、桂枝油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本发明茶树油和桂枝油农用增效剂具有封闭害虫气门使其窒息死亡,及溶解害虫体壁,导致其脱水死亡的效果;同时茶树油和桂枝油农用增效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作用,有较好的润湿性、粘着性、扩展性和渗透性,适合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叶面肥混合使用,也可以作为飞防或超低溶量喷雾的专用增效助剂使用,另外,还具有不伤天敌、不伤作物、无毒无残留、环保安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行政法规的规范和执行,高毒农药已完全退出农药市场;隐性农药,随着国家实行农药标签二维码,农药生产厂家已完全不添加第三成分农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有机蔬菜水果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新化合物的开发比较滞缓,病虫害的抗性越来越强,农民防治病虫害的成本越来越高,病虫害不好防治已经成为目前植保领域里十分突出的问题。农民急需一种环保、有机、低毒、无残留的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药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用药成本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一种能杀灭害虫如梨木虱、红蜘蛛、蚜虫、白粉虱,同时又能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药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用药成本的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由茶树油、桂枝油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按照重量份数比由2~9.5重量份的茶树油和桂枝油的混合物、0.5~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其中,茶树油和桂枝油的混合物中茶树油和桂枝油之间以任意比例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按照重量份数比9重量份的茶树油和桂枝油的混合物、1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其中,茶树油和桂枝油的混合物中茶树油为7重量份,桂枝油为2重量份。
如上所述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以下组分:2~9.5重量份的茶树油和桂枝油的混合物、0.5~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然后将茶树油和桂枝油的混合物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
(2)将步骤(1)称取搅拌后所得物质加热,60~120℃加热2~6小时,即得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温度为100℃加热4小时。
上述制备所得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用于杀灭害虫如梨木虱、红蜘蛛、蚜虫、白粉虱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用于杀灭害虫如梨木虱、红蜘蛛、蚜虫、白粉虱时,将所得茶树油和桂枝油的农用增效剂兑水稀释1000倍液喷洒施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茶树油和桂枝油农用增效剂具有封闭害虫气门使其窒息死亡,及溶解害虫体壁,导致其脱水死亡的效果;同时茶树油和桂枝油农用增效剂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作用,有较好的润湿性、粘着性、扩展性和渗透性,适合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叶面肥混合使用,也可以作为飞防或超低溶量喷雾的专用增效助剂使用,另外,还具有不伤天敌、不伤作物、无毒无残留、环保安全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必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必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9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