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消防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9684.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运营(广州)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8B1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安装板 摄像头 移动杆 套筒 人脸识别机 消防报警器 消防报警 内侧壁 弹簧 有机体 底部四角处 内壁滑动 人脸识别 遮挡机构 误触发 侧壁 触发 杆壁 通孔 挡住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消防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机,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设有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机体,机体的外部固定设有摄像头,机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设有移动杆,壳体的内侧壁与四个移动杆的位置对应处均固定设有套筒,四个移动杆的杆壁分别与对应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均通过第一弹簧与对应套筒的筒底固定连接,机体的底部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壳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与摄像头的位置对应处开设有通孔,壳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摄像头挡住的遮挡机构。本发明能够通过人脸识别触发消防报警器工作,而且能够避免人们误触发消防报警器,给人们带来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消防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机。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目前的小区的消防报警设备大多数是在走廊上设置火警报警器,人们通过手动按压开关触发报警功能,而且人们容易误碰到报警器的开关并触发火警报警功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利用人脸识别机来实现消防报警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区的消防报警设备大多数是在走廊上设置火警报警器,人们通过手动按压开关触发报警功能,而且人们容易误碰到报警器的开关并触发火警报警功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消防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消防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机,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外部固定设有摄像头,所述机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设有移动杆,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与四个所述移动杆的位置对应处均固定设有套筒,四个所述移动杆的杆壁分别与对应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均通过第一弹簧与对应所述套筒的筒底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底部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所述壳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与摄像头的位置对应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摄像头挡住的遮挡机构,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设有消防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对称固定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条形槽,两个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条形槽的内部且下端均通过滑孔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的杆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杆壁均活动套接有第三弹簧,且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滑板的下侧和条形槽的下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下侧固定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靠近壳体的一侧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吸震板。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透明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消防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带消防报警功能的人脸识别机,通过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挡板,通过把手向下拉动挡板,使得挡板通过滑板在滑杆的杆壁上滑动并挤压第三弹簧,从而能够使得挡板从通孔的开口处移开,使得摄像头能够拍摄到人们的面部,进而摄像头通过机体内部的控制设备控制消防报警器工作,并提醒人们发生火灾,当人们的手部离开挡板时,受到挤压的第三弹簧,能够使得挡板自动恢复至初始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摄像头遮挡住,避免人们误触发消防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运营(广州)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运营(广州)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9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