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索桥塔柱底口防漏浆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9989.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伦;王元利;陈鹏飞;宋海涛;陶俊;陈国军;王书莉;余国元;黄诚;汪雷;钟言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E01D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塔柱底口 防漏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塔柱底口防漏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塔座钢骨架上表面沿着塔柱钢骨架外围铺设水平环形板;在塔柱钢骨架外侧围设外模板,所述外模板被承载于所述水平环形板上;在所述水平环形板上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外模板外侧并与所述外模板之间存在收容空间;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外模板与挡板;浇筑所述塔座和塔柱的混凝土,涉及桥梁塔柱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案塔座和塔柱可以进行整体浇筑,避免传统施工过程中,塔座与塔柱单独浇筑时由于结合处施工工艺不当,容易出现的塔柱底口漏浆现象,操作简单,方便实施,工人劳动强度低,防漏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塔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悬索桥塔柱底口防漏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其缆索几何形状由力的平衡条件决定,一般接近抛物线,从缆索垂下许多吊杆,把桥面吊住,在桥面和吊杆之间常设置加劲梁,通缆索形成组合体系,以减小荷载所引起的挠度变形。由于悬索桥跨越性能好、结构形式美观而被广泛应用到桥梁建设中。
但是在悬索桥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索塔的塔柱与塔座之间结合处施工工艺不当,塔柱底口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浆现象,因此,如何防止塔柱底口漏浆成为悬索桥塔柱浇筑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现有的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实时监控浇筑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的方法进行防治,存在着劳动力投入较大,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实施、劳动强度低、防漏效果好的悬索桥塔柱底口防漏浆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桥塔柱底口防漏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塔座钢骨架上表面沿着塔柱钢骨架外围铺设水平环形板,所述塔座钢骨架上表面预留有环形凹槽,所述水平环板设于所述环形凹槽槽底;
在塔柱钢骨架外侧围设外模板,所述外模板抵接于所述环形凹槽靠近塔柱钢骨架的侧壁上,所述外模板被承载于所述水平环形板上;
在所述水平环形板上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外模板外侧并与所述外模板之间存在收容空间,所述挡板抵接于所述环形凹槽远离塔柱钢骨架的侧壁上;
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外模板与挡板;
浇筑所述塔座和塔柱的混凝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浇筑所述塔座和塔柱的混凝土后,对所述环形凹槽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浇筑环形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塔座、塔柱及环形凹槽采用同一种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塔座钢骨架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网,所述水平环形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网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网采用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多个纵横相交的钢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网下方还设置有型钢支架,所述型钢支架上表面水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块包括两块互相匹配的楔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塔座和塔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塔座和塔柱强度满足要求,拆除所述固定块、挡板和外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9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