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羟色胺在缓解油菜冻害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0897.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邹锡玲;黄贺;闫蕾;丁晓雨;吕艳;徐劲松;程勇;张学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7/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施 羟色胺 油菜幼苗 冻害 叶面 油菜 重量比 缓解 湿润 正反两面 植株叶片 植株 常温下 溶液量 称取 抗冻 水中 幼苗 制备 胁迫 溶解 应用 生长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5‑羟色胺在缓解油菜冻害胁迫中的应用,其步骤是:1)按照重量比制备含有5‑羟色胺的水溶液,按照5‑羟色胺与水的重量比称取一定量的5‑羟色胺溶解于相应重量的水中;2)对生长的油菜幼苗的叶面进行喷施,每钵喷施20ml,使植株叶片正反两面湿润均匀,喷施完后常温下培养,然后4℃培养一天,2℃和1℃各处理1小时,最后在‑2℃条件下培养2小时;3)对油菜幼苗叶面进行喷施,傍晚进行喷施,喷施频率为一天一次,连续三天,总喷施次数为三次,每次每株幼苗喷施的溶液量为5mL,使植株叶面湿润均匀。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它能有效的缓解了冻害对油菜幼苗带来的伤害,显著的提高了油菜的抗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菜生产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5-羟色胺在缓解油菜冻害胁迫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油菜是中国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20℃,过高或过低均会对油菜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当冬季温度降至3℃以下时油菜生长发生停滞,更低温度时,油菜叶片开始表现受冻症状,严重时候导致植株死亡。
目前,为满足生产的需要,油菜的栽培日期逐渐推后,导致还未达到越冬所需的条件就已进入冬季,对油菜的抗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油菜的抗冻性,帮助油菜幼苗安全越冬显得尤为重要。
作物对逆境的适应是受遗传特性和作物体内生理状况两种因素制约的,生理状况与作物体内激素有着密切关系。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增强作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已成为目前作物抗逆境栽培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有研究表明ABA和GA均与植物抗寒性相关,外源施加激素能有效提高植物抗寒性。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称血清胺。最早在动物血清中发现,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各类哺乳动物的组织中,特别是在大脑皮层和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因此可以作为药物应用于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中。在植物中,5-羟色胺最初是从豆类植物中发现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发现:5-羟色胺几乎参与到植物生长发育的方方面面,如根的生长和发育,花的发育,果实的成熟,种子的形成,抗氧化,抗衰老,生物胁迫的防御等,甚至有报道称其为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迄今为止,在5-羟色胺对植物抗逆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干旱,盐害,抗病等方面。
关于5-羟色胺在缓解植物冻害方面的研究还属于空白,本研究采取外源5-羟色胺处理来缓解低温对油菜幼苗的伤害,为缓解油菜冻害,促进油菜幼苗安全越冬,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5-羟色胺在缓解油菜幼苗冻害中的应用,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它能有效的缓解了冻害对油菜幼苗带来的伤害,显著的提高了油菜的抗冻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5-羟色胺在缓解油菜幼苗冻害中的应用,所述的5-羟色胺的结构式为:
其步骤是:
A、按照重量比制备含有5-羟色胺的水溶液(0.1-0.5g/L),5-羟色胺为市售产品,固体,按照重量比称取5-羟色胺与水的重量(0.1:1000-0.5:1000)溶解于相应的水中。
B、对生长21天的油菜幼苗的叶面进行喷施,每钵喷施20ml左右:一钵4棵苗,使植株叶片正反两面湿润均匀,喷施完后常温(15-25℃,以下相同)下培养1-3天,然后4℃培养一天,2℃和1℃各处理1小时,最后在-2℃条件下培养2小时左右。
C、对油菜幼苗叶面进行喷施,一般傍晚(18:00左右)进行喷施,喷施频率为一天一次,连续三天,总喷施次数为三次。每次每株幼苗喷施的溶液量为5mL左右,使植株叶面湿润均匀,可以明显提高油菜幼苗对低温的耐性,显著提高冻害胁迫下油菜幼苗的存活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0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花前胡仿野生繁育和栽培方法
- 下一篇:集约化农田生态强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