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溶剂和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液体无碱速凝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1020.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茜;张小磊;王伟;余鑫;于诚;乔敏;冉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新疆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1/02 | 分类号: | C08F251/02;C04B24/38;C08F226/02;C04B10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材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49 | 代理人: | 乔淑媛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液体 无碱速凝剂 中的 应用 | ||
1.一种促溶剂,其特征在于,为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大分子,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分子中含有杂多酸、纤维素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链段结构,其中杂多酸呈现笼状结构且具有骨架刚性的特点;有机无机杂化分子中的纤维素与DMDAAC二者通过共聚得到共聚物链段,该共聚物链段与杂多酸链段通过电荷组装最终形成有机无机杂化分子结构;
所述纤维素为羟乙基纤维素,粘度为5000~7000mPa·s;
所述杂多酸为磷钼酸H3[PMo12O40]或者硅钼酸H4[SiMo12O4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素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引发剂过硫酸钾的作用下在水相中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得到中间体,该中间体与杂多酸在水相中通过电荷组装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所述促溶剂;
纤维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引发剂和杂多酸之间的质量比为(1.5~3):(25~50):(1~3):(25~150);且所述纤维素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质量比为0.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溶剂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将纤维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引发剂和水混均匀,得水相A;
将杂多酸溶于水后混匀后得水相B;
将水相A加热至50~75℃,聚合反应2~5h后得聚合物C,反应容器内温度降至25℃,
接着加入水相B,加入pH调节剂,将此时溶液的pH调至6.5~7.5,混合均匀后,常温25℃条件下,搅拌12h~24h后,过滤干燥得到所述促溶剂;
所述水相A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
纤维素 1.5~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25~50%,
引发剂 1~3%,
水 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C用通式(Ι)表示为:
(І)
式中n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平均重复单元数,n为100~500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水相A和水相B的质量比为1:1;杂多酸质量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质量比为1:1~1.5;所述水相B滴加至水相A的滴加时间为3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占水相A和水相B的质量总和的0.5~1%。
7.权利要求1所述促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促溶剂用来制备无碱促凝剂,促进硫酸铝的分散。
8. 权利要求1所述促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一种无碱速凝剂,其组成包括硫酸铝、促溶剂和水;所述硫酸铝是工业品,又称之为十八水合硫酸铝;硫酸铝与促溶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2~3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新疆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新疆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10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