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41162.8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654647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发明(设计)人: 季翔;张海峰;王国福;谢凯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F24F7/04 分类号: F24F7/04;F24F11/72;F24F11/89;F24F13/06
代理公司: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代理人: 周爱芳
地址: 221000***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地下 空间 智能 调节 通风 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井(1)、出风井(2)、设备房(3);所述进风井(1)和出风井(2)的底部分别和地下空间通风互连,所述设备房(3)设在地下空间内;

所述进风井(1)包括升降装置一(11)、进风装置(12)、气象监测装置一(13);所述升降装置一(11)安装在进风井(1)底部;所述进风装置(12)安装在升降装置一(11)上部;所述气象监测装置一(13)安装在进风装置(12)的上部;

所述出风井(2)包括升降装置二(21)、出风装置(22)、气象监测装置二(23);所述升降装置二(21)安装在出风井(2)底部;所述出风装置(22)安装在升降装置二(21)上部;所述气象监测装置二(23)安装在出风装置(22)的上部;

所述设备房(3)设有冷却水箱(31)、加热装置(35)、主控制器(36);

所述进风井(1)、出风井(2)分别和主控制器(36)相连;

所述进风装置(12)包括外套筒一(121),所述外套筒一(121)内设有百叶一(122),所述外套筒一(121)的侧面上贯通开有进风口(123),所述进风口(123)上设有上挡板(124)和下挡板(125),所述上挡板(124)和下挡板(125)与外套筒一(121)滑动连接且能够沿着进风口(123)长度方向打开闭合;

所述外套筒一(121)的下端连接有转动轴二(126),所述转动轴二(126)连接有电机二(127),所述电机二(127)通过转动轴二(126)带动外套筒一(121)沿竖直轴旋转;

所述气象监测装置一(13)包括温度传感器一(131)、风向传感器一(132)、湿度传感器一(133)、压强传感器一(134);

所述设备房(3)内还设有水泵一(32)、水泵二(33);所述加热装置(35)的一端通过冷水管(38)和水泵二(33)相连,另一端通过热水管(37)和水泵一(32)相连;

所述热水管(37)沿着出风井(2)的内壁设置成螺旋状或锯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一(11)包括外管一(112)和内管一(111),所述内管一(111)的外侧设有螺旋轨道(113),所述螺旋轨道(113)内设有轨道球(114),所述外管一(112)的内侧面设有和所述螺旋轨道(113)配合的轨道,所述外管一(112)能够沿着螺旋轨道(113)和轨道球(114)转动;

所述外管一(112)的下端连接有转动轴一(115),所述转动轴一(115)连接有电机一(116),所述电机一(116)通过转动轴一(115)带动外管一(112)转动,从而驱使内管一(111)向上升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二(21)包括外管二(212)和内管二(211),所述内管二(211)的外侧设有螺旋轨道,螺旋轨道内设有轨道球,所述外管二(212)的内侧面设有和螺旋轨道配合的轨道,所述外管二(212)能够沿着螺旋轨道和轨道球转动;所述外管二(212)的下端连接有转动轴三(213),所述转动轴三(213)连接有电机三(214),所述电机三(214)通过转动轴三(213)带动外管二(212)转动,从而驱使内管二(211)向上升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22)包括外套筒二(221),所述外套筒二(221)内设有百叶二(222),所述外套筒二(221)的侧面上贯通开有出风口(2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监测装置二(23)包括温度传感器二(231)、风向传感器二(232)、湿度传感器二(233)、压强传感器二(234)。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参数并传递给主控制器;

步骤二:分析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参数并发送指令控制电机工作;

步骤三:控制电机一(116)带动转动轴一(115)工作将内管一(111)调整使得进风口(123)处于压强大的位置上;

步骤四:控制电机二(127)带动转动轴二(126)工作将进风口(123)处于风向方向;

步骤五:控制电机三(214)带动转动轴三(213)工作将出风口(223)处于压强低的位置上;

步骤六:调整好进风井和出风井的位置后,实现通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11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