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2452.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5/08;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语音信息 报警触发 预设 语音识别结果 存储介质 智能报警 报警提示信息 报警操作 输入操作 应急处理 语音识别 自动获取 自动识别 发送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实时语音信息;对实时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判断语音识别结果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当语音识别结果中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时,向指定联系人发送报警提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可自动获取用户输入的实时语音信息,而无需用户进行手动输入操作;可对获取的实时语音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判断识别结果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进而根据所包含的报警触发信息,执行相应的应急处理,而无需用户进行任何手动的报警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严重的情况下,会遇到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事件,需要及时联系家人、朋友或报警,使家人、朋友或警察可及时施救,以降低危险事件的伤害。
在进行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目前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危险事件时,通常只能自行诸如打电话或发短信之类的手动报警操作,而无法实现自动报警,手动报警速度较慢,且在某些情形下报警成功率较低,如溺水或遇到歹徒,此时用户往往忙于自救而无法进行任何手动操作,在遇到歹徒时,手动报警操作可能会激怒歹徒从而引发更大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目前的手动报警方式速度较慢、报警不方便或者报警的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报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实时语音信息;
对实时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判断语音识别结果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
当语音识别结果中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时,向指定联系人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实时语音信息;
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对实时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判断语音识别结果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
报警模块,用于当语音识别结果中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时,向指定联系人发送报警提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报警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与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总线;其中,
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智能报警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智能报警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可自动获取用户输入的实时语音信息,而无需用户进行手动输入操作;可对获取的实时语音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判断识别结果中是否包含预设的报警触发信息,进而根据所包含的报警触发信息,执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发送报警提示),而无需用户进行任何手动的报警操作;
2)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在用户无法手动报警以及的情况下自动向指定联系人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使得指定联系人可以及时进行相应的报警处理,有助于增加报警的成功率,提高报警速度,减少因无法及时报警而造成的多种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2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监测系统和隧道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施工现场的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