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哌啶酮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3790.X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伟;张利笋;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正荣医药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1/76 | 分类号: | C07D211/7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哌啶酮 碱金属盐 制备 非极性有机溶剂 卤代 酰胺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碱金属盐化合物 有机化学 碱金属氢化物 产品开发 产物纯度 合成领域 设备要求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哌啶酮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制备步骤为:5‑卤代戊酰胺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环合制成2‑哌啶酮碱金属盐。本发明通过在碱金属氢化物存在下,5‑卤代戊酰胺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环合制成2‑哌啶酮碱金属盐化合物制备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纯度高、杂质和三废少,一步制成2‑哌啶酮的碱金属盐,可直接用于后续反应的优点,所制得的产物纯度高,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产品开发、生产,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设备要求低,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 2-哌啶酮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酰胺环状结构存在于众多的天然产物及人工合成化合物中。2- 哌啶酮作为其中一员,在农药和医药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于酰胺基团的碱性极弱,因此向化合物中间体中引入2-哌啶 酮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a)利用分子母体的一部分官能团进行环合引入2-哌啶酮;
b)将2-哌啶酮制成化学可接受的碱金属盐,再与母体偶联。
c)相比之下,方法b)比方法a)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范围。
专利WO2017075910公开了利用2-哌啶酮钠盐与母体偶联制备具 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即是采用方法b)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
作为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2-哌啶酮的合成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 几种:
方法一:以环戊酮和羟胺或羟胺衍生物为原料,通过缩合、贝克 曼重排制备;方法二:文献JOC,61(13):4196-4197报道了由5-氨基 戊酸环合制备的方法;方法三:文献Chemistry-AnAsiaJournal,13(14):440-448报道了5-氨基戊醇在催 化剂作用下进行的环合反应;方法四:专利EP670311公开了戊内酯 为原料,高温下与氨发生氨化的制备方法;方法五:文献 JournolofAmericanChemistrySociety,137(29):9250-9253报道了由 2-吡啶酮加氢还原制备2-哌啶酮的方法;方法六:专利US8212027 公开了由哌啶为原料直接氧化为哌啶酮的方法;方法七:文献 JOC,63:4792-4801,1998报道了4-氰基丁酸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环合 方法;方法八:文献ChemischeBerichte,100(6):2122-2124报道了 乙醇钠作用下5-氯戊酰胺环合成2-哌啶酮的方法。
以上常见的几种方法中,方法二至方法七或者由于原料价格昂贵、 不易得,或者由于反应条件苛刻,因而实用意义不大,方法八生成较 多副产物,不易提纯,方法一是最常用,也是研究最多、最充分的 2-哌啶酮的合成方法,虽然起始原料价廉易得,但是贝克曼重排一步 需要使用大量酸性化合物,该法后处理过程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此 外,由于反应产物的含量不高,因此产品的纯化过程复杂,不适于大 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2-哌 啶酮碱金属盐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碱金属氢化物存在下,5-卤代戊酰 胺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环合制成2-哌啶酮碱金属盐化合物制备具有 方法简单、成本低,纯度高、杂质和三废少,一步制成2-哌啶酮的 碱金属盐,可直接用于后续反应的优点,所制得的产物纯度高,可以 直接用于后续的产品开发、生产,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设备 要求低,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2-哌啶酮碱 金属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2-哌啶酮碱金属盐的反应路线为:
其中,M选自碱金属钠或钾,X代表氯或溴;
具体制备步骤为:5-卤代戊酰胺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环合制成 2-哌啶酮碱金属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正荣医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正荣医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3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