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区域优势血清型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4609.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罗玲;罗青平;温国元;邵华斌;卢琴;王红琳;汪宏才;张腾飞;张蓉蓉;张文婷;商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9/02;A61P3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徐晓琴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鸭疫里默氏 杆菌 区域 优势 血清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区域优势血清型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1和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2,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中心)。将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1和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2接种培养获得的菌液混合后,经甲醛灭活、加氢氧化铝胶混合制备得到用于预防鸭浆膜炎的疫苗,所述疫苗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免疫效果好,容易吸收,为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本保证,且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区域优势血清型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重要的水禽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家鸭、火鸡、鹅和其它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其主要的剖检病理变化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干酪性输卵管炎等。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雏鸭最易感,2~6周龄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常常与鸭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随着养鸭业的日益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无有效的疫苗上市,主要通过抗菌药物控制本病。虽然抗菌药物能迅速控制本病,但停药后极易复发,且易产生耐药性,可引起禽产品中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宿主范围广,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免疫保护,给该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所以筛选出免疫原性好的优势血清型菌株生产针对性强的灭活疫苗对于防治该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效果更好,可大大减少药物应用,对避免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药物残留、促进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两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区域优势血清型菌株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两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区域优势血清型菌株,其中一株分类命名为鸭疫里默氏杆菌 RAHB-1(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HB-1),已于2018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保藏号为CCTCC NO: M2018805;另外一株分类命名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2(Riemerellaanatipestifer RAHB-2),已于2018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8806。
上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区域优势血清型菌株的特性如下:
1)形态和生化特性: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小杆菌、不运动、无芽孢,单个或成双,少数呈链状排列,瑞氏染色呈现两极浓染;生化特性符合细菌分类学中本菌的特性;
2)培养特性:在含5%小牛血清的TSA中厌氧培养24~48小时,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透明、有光泽、呈奶油状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5%小牛血清的TSB中培养24~48小时,液体浑浊。
3)血清学特性: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1(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HB-1)为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2(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HB-1)为Ⅱ型。
4)毒力:将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1、鸭疫里默氏杆菌RAHB-2菌株分别于含5%小牛血清的TSB中单独培养16~18小时得到各菌株的菌液0.5ml(含活菌0.2~0.5亿cfu),然后将各菌液于腿部肌肉分别注射3~4周龄健康易感鸭10只,观察可得:皆出现明显临床症状,14日内死亡或活鸭内脏有明显病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4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贮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株可用于富硒培养的双歧杆菌及其活性蛋白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