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5509.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峰;王贺武;欧阳明高;周安健;张亚军;苏岭;李成;李建秋;卢兰光;金国庆;刘波;杨辉前;洪木南;杜玖玉;韩雪冰;冯旭宁;万明春;徐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5;G01K13/00 |
代理公司: | 11606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热失控 计算机设备 存储介质 反应模式 分析模型 分析 理论模拟 内燃机 燃烧 申请 | ||
1.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提供测试电池,获取所述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全过程中的表面温度;
S200,基于所述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全过程中的表面温度模拟生成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所述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确定了所述测试电池在热失控不同阶段的界限温度,所述界限温度将所述测试电池的热失控过程分为诱导期、慢反应期、快反应期以及后反应期;
S300,基于所述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中的所述界限温度,判断动力电池所处的热失控过程,所述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过程至少包括所述诱导期、所述慢反应期、所述快反应期以及所述后反应期中的任意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01,提供n组所述测试电池,分别对n组所述测试电池进行不同类型的滥用,直至n组所述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起火,其中n大于等于3;
S102,获取n组时间-表面温度的坐标值,所述时间从零时刻开始到所述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起火蔓延时刻截止,所述表面温度为所述测试电池在对应时间的表面温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
S201,将所述n组时间-表面温度的坐标值汇总,以得到不同时间下所述测试电池的表面温度曲线;
S202,对所述表面温度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和基于燃烧理论的数据分析,以得出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包括:
若动力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等于第一界限温度时,并且其表面温度递增,则所述动力电池处于所述诱导期;
若动力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一界限温度,其表面温度递增,保持在小于等于第二界限温度时,则所述动力电池处于所述慢反应期;
若动力电池的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界限温度,其表面温度递增的幅度大于在所述慢反应期表面温度递增的幅度,并保持在小于等于第三界限温度时,则所述动力电池进入所述快反应期,所述第三界限温度为所述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过程中的最大温度值;
若动力电池的表面温度小于所述第三界限温度,并且温度递减,但仍然大于等于所述第二界限温度时,则所述动力电池处于所述后反应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限温度通过所述测试电池的热反应速率和所述测试电池的总放热量确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热失控过程包括:析气过程、喷发过程或者燃烧过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热失控过程中发生SEI膜分解反应、负极与电解液反应、隔膜反应、电解液挥发、电解液闪点、正极分解反应以及电解液分解反应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所述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系统,包括:
温度检测设备,用于获取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全过程中的表面温度;
模拟计算设备,与所述温度检测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全过程中的表面温度模拟生成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以及
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判断设备,与所述模拟计算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动力电池所处的热失控过程。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55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