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6332.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F16L3/04;F16L9/14;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曹慧萍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穿 基坑 给水管 悬吊 保护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管区域基坑开挖辅助定型化装置;桩梁一体式悬吊支撑梁搁置体系;横穿基坑给水管单元组拼式悬吊保护体系;横穿基坑给水管刚性现浇混凝土底座与轻质覆顶回填体系。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领域,本发明有效保护了横穿基坑给水管的完好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解决了支撑桩和钢筋混凝土过梁组成的悬吊支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问题,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过程简单易行。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给水管保护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各个城市基础交通设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地铁工程更是不断开工建设。地铁工程基本位于城市主要道路下方,易与既有市政管线相互影响,尤其是明挖基坑施工的过程中,这一情况尤为突出。如果不在施工前不对管线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破坏风险,轻则影响施工进行,重则造成通讯中断、交通堵塞、断水、断电、断气等等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有可能酿成社会公共安全事故,威胁人生安全。目前,通常采用的措施有保护和改迁,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各种管线改迁,但是有一些管线无法改迁,横跨在基坑上方,必然对建设施工增加施工难度。
现有技术已有一种万能杆件悬吊保护横穿基坑给水管施工技术,其特征在是沿管线方向架立双层万能杆件作为悬吊梁,并设置吊索的方式进行悬吊保护。此种技术较适合管线直径大、基坑宽度大的情况。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地下管线大跨径悬吊保护技术,其特征是在基坑开挖前对横穿基坑的天然气、给水管线采用在基坑内设临时立柱后进行悬吊保护的方案。即管道两端搭设在基坑两侧围护桩顶冠梁,中间部位搭设于基坑内增设的临时立柱。现有施工在管道附近开挖过程易造成管道破损且施工效率不高,过梁与支撑桩连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差以及横穿基坑给水管回填过程中易造成给水管的破损等问题。而采用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较有效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将通过给水管区域基坑开挖辅助定型化装置、桩梁一体式悬吊支撑梁搁置体系、横穿基坑给水管单元组拼式悬吊保护体系、横穿基坑给水管刚性现浇混凝土底座与轻质覆顶回填体系实现了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的顺利施工。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支撑梁搁置结构、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结构及横穿基坑给水管回填结构;
所述悬吊支撑梁搁置结构,包括支撑桩、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模板体系及桩梁一体式悬吊支撑梁搁置体系;
所述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结构,包括单元式顶横梁架结构、单元式底横梁架结构、吊杆及横穿基坑给水管单元组拼式悬吊保护体系;
所述横穿基坑给水管回填结构,包括给水管、管底回填土、横穿基坑给水管底座支模体系、现浇混凝土底座、横穿基坑给水管覆顶回填支模体系、管顶气泡混凝土覆顶、管顶回填土及恢复地面结构。
所述的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包括支撑桩钢筋、支撑桩箍筋及浇筑混凝土;所述钢筋混凝土过梁包括过梁钢筋、过梁箍筋及浇筑混凝土;
所述的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过梁模板体系,包括埋入式扩径模板及拉撑式过梁模板,所述钢筋混凝土过梁两边安装埋入式扩径模板后浇包裹扩径段,且埋入式扩径模板支模后不拆卸,所述拉撑式过梁模板安装在钢筋混凝土过梁底部及两侧。
所述的横穿基坑给水管悬吊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梁一体式悬吊支撑梁搁置体系,包括桩梁一体式钢筋笼及桩梁加强筋板,所述支撑桩上部与钢筋混凝土过梁两侧交合处设桩梁一体式钢筋笼并加设桩梁加强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6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作业铺砂船
- 下一篇:一种相邻基坑先后开挖共壁结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