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逆变氩弧焊机引弧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7435.X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方美雄;刘纪周;张凯;高瑞瑞;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67 | 分类号: | B23K9/067;B23K9/073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逆变氩弧焊机引弧 成功率 稳定性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逆变氩弧焊机引弧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电路,包括:短路电流控制电路、状态判断电路和主回路;所述短路电流控制电路与所述主回路相连,用于控制焊机短路状态时的输出电流;所述短路电流控制电路与所述状态判断电路相连,用于判断焊机的状态;所述主回路用于控制输出的PWM波形。本发明通过监测焊机的焊接状态,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波形,可以解决焊接时的引弧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升引弧的稳定性,减少钨针的损耗,操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电子电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逆变氩弧焊机引弧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电路。
背景技术
氩弧焊技术是在普通电弧焊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通过高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熔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冶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技术,目前在汽车、造船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氩弧焊的引弧方式上通常有高频引弧和提升引弧两种方式,提升引弧是利用钨针与工件短路时产生引弧电流,再向上提拉钨针引发焊接电弧的方式来实现。若短路电流过小,提升引弧成功率不高,若短路电流过大,则会在短路时烧损钨针。目前氩弧焊机的短路电流通常是由给定电压决定的,给定电压的大小决定短路电流的大小,当输出为小电流时,短路电流为小电流,当输出为大电流时,短路电流为大电流,为了提高引弧成功率,减少钨针的损耗,需要一种能够在短路时提供稳定电流的电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逆变氩弧焊机引弧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电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逆变氩弧焊机引弧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电路,包括:短路电流控制电路、状态判断电路和主回路;
所述短路电流控制电路与所述主回路相连,用于控制焊机短路状态时的输出电流;
所述短路电流控制电路与所述状态判断电路相连,用于判断焊机的状态;
所述主回路用于控制输出的PWM波形。
较佳的,所述短路电流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08、电阻R66、电阻R67、电容C38、稳压管DZ18、二极管D16以及电阻R56;
其中,三极管Q08的基极与所述状态判断电路相连,集电极与电压VCC端相连,发射极与电阻R66的一端相连;稳压管DZ18与电容C38相并联,并联电路的一端与电阻R66相连,另外一端接地;二极管D16的正极与稳压管DZ18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16的负极与电阻R67的一端相连,电阻R67的另外一端接给定电压IG。
较佳的,所述主回路包括运放U2C、电容C8、电阻R11与控制芯片U1;
其中,运放U2C的正向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16的负极,反向输入端与电流采样IF相连,同时反向输入端上的电容C8与电阻R11串联构成PI调节电路;运放U2C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U1输入端;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输出PWM信号。
较佳的,所述状态判断电路包括:二极管D311、电阻R78、电阻R68、电容C19、电阻R74、电容C41、稳压管DZ14、电阻R62、光耦U13、电阻R82、电容C45、稳压管DZ22、稳压管DZ18、电阻R63、光耦U17、输出端OUT+、输出端OUT-;
其中,电容C19的一端与电压VCC端相连,另一端接地;输出端OUT-接地;电阻R68的一端连接电压VCC端,另一端串联电阻R74,电阻R7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阻R68;稳压管DZ14的正极连接光耦U13的1脚,负极连接电阻R68的一端;
电阻R62与光耦U13的1脚、2脚相并联;光耦U13的2脚接地;光耦U13的3脚接地,4脚与三极管Q08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311的负极连接输出端OUT+,正极连接电阻R78,电阻R78的另一端与稳压管DZ14的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4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