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8253.4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芳雯;肖宁珍;陈勇;龙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砼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42 | 分类号: | C04B24/42;C04B24/34;C04B103/50;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气剂 及其 制备 改性 木薯 淀粉 羧酸 复合 水剂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引气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分:松香粉48-60份、对甲苯磺酸38-55份、氢氧化钠25-37份、季戊四醇18-22份、妥尔油7-14份和石油磺酸盐5-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气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分:松香粉52份、对甲苯磺酸44份、氢氧化钠32份、季戊四醇20.5份、妥尔油11份和石油磺酸盐7份。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改性木薯淀粉20-35份、氢氧化钠30-120份、缓凝剂2-6份、消泡剂0.5-4份、引气剂1-5.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改性木薯淀粉25份、氢氧化钠80份、缓凝剂3.5份、消泡剂2.5份、引气剂3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凝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葡萄糖酸钠43-60份、柠檬酸钠30-37份、三聚磷酸钠22-29份、焦磷酸钠13-19份、硼酸铵3-8份、硫酸亚铁2-4份、硫酸镁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氢硅油30-65份、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20-40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0-17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15份、聚醚硅油5-9份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3-6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氧化反应,将木薯淀粉、氢氧化钠、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水溶液、缓凝剂、消泡剂和引气剂同时加入到搅拌机中,在转速为500-950r/min下搅拌均匀,加热至20-40℃,保持30-8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S2:酸化反应,向氧化反应液中加入质量浓度20%的稀盐酸溶液,调节pH至7,过滤,固体用无水乙醇打浆4次后,干燥,得到氧化-酸化淀粉;
S3:醚化反应,将氧化-酸化淀粉溶解在无水乙醇中,配置成悬浮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悬浮液pH至10,通入氮气,再加入淀粉重量8-20%的醚化剂,所述的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35-47℃下反应11-17h;
S4:接枝反应,在氮气保护下,将淀粉溶液温度控制在50-110℃,加入淀粉总质量3-21%的过氧化氢,用超声波搅拌5-40min,超声搅拌的同时滴加单体,单体滴加的量为淀粉质量的10-30%,滴加足够的量后,继续反应0.5-4h,获得接枝共聚产物;
S5:中和反应,将步骤S4所获得的接枝共聚产物冷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8.5,加水稀释至总质量浓度为25%,即可得到淀粉接枝聚羧酸减水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搅拌机转速为700r/min,加热至28℃,保持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淀粉溶液温度控制在80℃,加入淀粉总质量15%的过氧化氢,用超声波搅拌25min,单体滴加的量为淀粉质量的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气剂及其在制备改性木薯淀粉-聚羧酸复合减水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与丙烯磺酸钠按照的摩尔比为2:3:1混合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砼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砼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82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式油压机压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棘白菌素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