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式油冷器散热芯体改进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9746.X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单元 过油孔 改进结构 散热芯体 油冷器 筋片 上筋 层叠式油冷器 热交换效率 层叠固定 盘状结构 盆状结构 散热效率 依次连通 波形板 过水腔 对合 内腔 连通 泄漏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叠式油冷器散热芯体改进结构,属于油冷器;旨在提供一种加工制造方便、不易泄漏、散热效率高的油冷器散热芯体。它包括若干层叠固定的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由盆状结构的下筋片(1)、盘状结构的上筋片(3)对合而成,下筋片(1)与上筋片(3)之间固定有波形板(5);各散热单元的下筋片(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过油孔(6),各散热单元的上筋片(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过油孔(2);各相邻散热单元的内腔(4)通过第一过油孔(6)、第二过油孔(2)依次连通,各相邻散热单元之间形成的过水腔(7)相互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强度好、热交换效率高,是一种油冷器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冷器,尤其涉及一种层叠式油冷器散热芯体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油冷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一种散热装置。散热芯体是油冷器的核心组件,通常由多个具有油腔的散热单元组合而成,各散热单元的油腔中固定有波形板。
目前,车用油冷器的散热芯体不仅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而且容易泄漏、散热效率低等缺陷,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不易泄漏、散热效率高的层叠式油冷器散热芯体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层叠并固定在一起的若干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由呈盆状结构的下筋片、呈盘状结构的上筋片对合而成,下筋片与上筋片之间固定有波形板;各散热单元的下筋片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过油孔,各散热单元的上筋片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过油孔错位分布的第二过油孔;各相邻散热单元的内腔自下而上通过第一过油孔、第二过油孔依次连通,各相邻散热单元之间形成的过水腔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下筋片改为了盆性结构,因此相邻散热单元在进行层叠时可利用“盆边”进行搭接固定,因而可提高散热芯体的抗压强度。另外,由于采用了相互错位布置的过油孔,并在各散热单元的内腔中增加了波形板;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散热芯体的强度和刚性,而且也延长了润滑油的流程,进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筋片1、第二过油孔2、上筋片3、内腔4、波形板5、第一过油孔6、过水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下筋片1呈盆状结构、其底部开设有第一过油孔6,上筋片3呈倒盘形或倒碟形结构、其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过油孔6错位布置的第二过油孔2。散热单元为中空结构,它由下筋片1、上筋片3对合而成,下筋片1、上筋片3之间的内腔4中焊接有波形板5。多个散热单元依次层叠并焊接而形成散热芯体,各相邻散热单元的内腔4自下而上通过第一过油孔6、第二过油孔2依次连通,各相邻散热单元之间形成的过水腔7相互连通。
工作原理:高温润滑油从最底层的第一过油孔6进入最底层的内腔4,然后通过波形板5、并经最底层的第二过油孔2进入上一层的散热单元,最后经最上层的第二过油孔2流回到储油箱。润滑油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散热单元与过水腔7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散热、降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式油冷器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油稀释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