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住宅厨卫间排气道安装承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9967.7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政;张勇;华春松;谭小燕;王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E04G13/00;F16L5/00;F16L1/024;C04B2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256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道 承托 住宅厨卫 筒模 楔体 混凝土 楼板 构造钢筋 预留洞口 荷载 中空的 现浇 施工技术领域 倒四棱台 施工程序 使用寿命 筒体结构 上排气 边角 压入 破损 变形 拆除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排气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住宅厨卫间排气道安装承托方法,包括现浇楼板处设的预留洞口、下部排气道、上部排气道以及筒模,该住宅厨卫间排气道安装承托方法,通过周边压入构造钢筋,使得第二层混凝土实际形成了一个方形的筒体结构,由于预留洞口为倒四棱台,而筒模结构实为一个中空的混凝土楔体,利用中空的混凝土楔体承托上部排气道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现浇楼板,其中的构造钢筋能增强楔体的整体性,同时对边角又起保护作用,不会因拆除筒模而破损,同时该种施工程序简单,施工时间短,上排气道的承受面积大,减少变形、开裂现象发生,增强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气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住宅厨卫间排气道安装承托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楼厨房卫生间排气道材质一般为水泥制品,其壁厚一般在20㎜以内,其特点是重量轻,便于现场运输和吊装,并有利于后期装修,如粘贴墙面砖等,其安装方法尚无国家统一标准,一般根据地方推荐性设计图集进行,其核心和关键是楼面对排气道的承托。承托得当、可靠,排气道安装后不会产生下沉、变形和开裂,反之,则会引起一系列质量问题,影响使用和观感。
目前常规方法是在楼板预留洞口四角埋设预埋件,焊接承托角钢以支撑上部排气道荷载,或者用两根较大直径的螺纹钢筋担在楼板上以支撑上部排气道荷载。这两种承托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前者施工程序较为繁琐,支撑可靠性受排气道底部预埋件牢固程度的影响,且预埋件在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容易产生偏移,后者施工程序虽然较为简单,但排气道底部只有两个边支撑在钢筋上,承压面积小,排气道侧壁受力不均,容易引起变形、开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住宅厨卫间排气道安装承托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住宅厨卫间排气道安装承托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施工程序较为繁琐,支撑可靠性受排气道底部预埋件牢固程度的影响和排气道侧壁受力不均,容易引起变形、开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住宅厨卫间排气道安装承托方法,包括以下安装步骤:
S1:在现浇楼板处设有预留洞口,预留洞口的斜面倾角70-75度,位置偏差控制在5㎜以内;
S2:修整现浇楼板处设有的预留洞口,弹排气道定位中心线,以轴线定位,偏差控制在3㎜以内,以中心线为基准按预留洞口尺寸要求修整;
S3:将下部排气道移至到预留洞口处,并将下部排气道深入到预留洞口内,深入距离控制在30mm以内;
S4:将模板移至到下部排气道靠近现浇楼板底部位置,并使得模板贴合下排气道侧部以及现浇楼板的底部;
S5:模板采用顶撑法进行固定,并使得下部排气道的中心线与现浇楼板所弹中心线对齐;
S6:从预留洞口顶部向下部排气道的外侧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S7:待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下部排气道的位置再进行一次校准;
S8:将筒模从预留洞口的顶部塞入到下部排气道内,通过外层海绵条贴合在下部排气道内壁,并通过内层海绵条挤压筒模,使得筒模和下部排气道过盈配合,并固定在下部排气道内壁上;
S9:从预留洞口顶部向下部排气道的外侧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
S10:在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时压入构造钢筋,并加入少量微膨胀剂;
S11:将上部排气道移至到预留洞口处,使得上部排气道的中心线与现浇楼板所弹中心线对齐;
S12:再次向预留洞口处浇注防水砂浆,且防水砂浆的厚度为10mm,表面进行亚光处理,使得防水砂浆和现浇楼板齐平,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