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三维重建系统及三维重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1070.8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6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80;G06T7/13;G06T7/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重建系统 激光数据 三维重建 配准 多目立体相机 激光点云数据 采集 可见光 标定参数 激光雷达 三维场景 三维坐标 视觉数据 校准 单相机 重构的 标定 云台 重构 投影 三维 相机 图像 场景 联合 融合 保证 | ||
1.一种基于三维激光和相机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联合标定参数:分别对同时间戳的激光数据和视觉数据进行角点特征提取,基于角点特征求得联合标定参数;
(2)激光数据的配准:连续的对不同时刻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即把新加入的点云数据配准到历史点云数据当中,并对新加入的点云数据进行校准;
(3)对视觉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4)利用步骤(1)中的联合标定方法,将激光数据投影到视觉数据上,以使部分图像能够得到实际的三维坐标,实现数据的融合;
(5)进行校准,得到最后完全配准好的激光点云数据,实现三维场景的重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和相机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求出一个旋转矩阵R[αx,αy,αz]和一个平移矩阵T[tx,ty,tz],使得相互转换可以成立,见公式(a)所示,激光数据可转换至相机坐标系下:
PA=RPB+T (a);
其中,PB=[xB,yB,zB]T为激光数据在激光坐标系下的坐标;
PA=[xA,yA,zA]T为激光数据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和相机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RTK得到的定位导航数据来对新加入的点云数据进行校准,其中使用最近点迭代算法进行校准,最近点迭代算法包括:
在每次迭代的过程中,计算每帧点云中的每一个激光点,在另一帧点云中搜索距离最近的点,通过对应的点对,计算出旋转矩阵,使得所有两两之间的点云对的距离最小,如公式(b)所示,
其中,P和Q分别为两帧激光点云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和相机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角点作为跟踪点,其中角点特征提取通过窗口在图像上移动时,计算窗口内灰度变化,若灰度变化不大,那么此区域内不存在角点。若在窗口在沿一个方向移动时,灰度值发生较大变化,但是沿着其他方向移动时灰度值却基本没有变化,则此区域内的可能是一条直线;若窗口在沿着各个方向上移动时,灰度值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则认为此区域存在角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激光和相机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激光数据和视觉数据进行融合时,需要先将激光数据进行一定的旋转平移,再投影到相应的视觉数据图像上去。
6.一种基于无人机的三维重建系统,包括无人机机体、供电部分以及用于采集视觉数据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采集激光数据的激光雷达,所述无人机机体包括用于承载并安装固定相机和激光雷达的载荷板,所述相机和激光雷达分别安装于载荷板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还包括机臂,所述机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RTK天线与GPS的固定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RTK天线的两根天线之间的距离大于30厘米,GPS的箭头指向无人机机体的机头方向。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无人机机体、激光雷达以及相机进行远程操控的远程操控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10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