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1095.8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珍;康伟伟;刘旭光;秦蕾;崔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石墨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是以氧化石墨烯的水分散液为前驱体,柠檬酸铵为掺氮剂和还原剂,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原位自组装形成氮掺杂石墨烯水凝胶,经透析、冷冻干燥后,制备得到超轻、高弹的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制备的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密度小,具有丰富的相互交联的三维多孔结构,孔隙率高,具有优异的压力回弹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烯气凝胶,特别是涉及一种氮掺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气凝胶是一种轻质、具有连续三维网络结构的块状多孔纳米碳材料。其网络结构一般由相互交联的纳米颗粒或纳米片层所组成,颗粒或片层内部的孔隙主要是微孔,颗粒与颗粒之间、片层与片层之间则大多是2nm以上的中孔或大孔,总体表现出微孔、中孔和大孔复合的梯级孔结构特征。
传统的碳气凝胶通常由颗粒相互交联构筑而成。而石墨烯气凝胶则是由二维晶体石墨烯卷曲、折叠并交联形成,因此,石墨烯气凝胶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孔隙结构特征。由于石墨烯良好的凝胶化性能,相比于传统碳气凝胶的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效率更高、制备过程更加简洁。此外,石墨烯气凝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增强材料的抗腐蚀性,提高材料寿命。这些特性也使得石墨烯气凝胶更具有实用价值。
然而,在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的过程中,由于溶液中的石墨烯纳米片层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π-π键作用和范德华力),因此易于发生层间堆叠和不可逆团聚,导致所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的孔结构性能不理想。同时,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脆性较大,机械性能不佳,也限制了其的应用领域。
利用杂原子(如氮、硼等)进行掺杂,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烯结构的稳定性。
Sun等(Nitrogen-doped holey graphene foams for high-performancelithium storage[J].
Liu等(Superelastic and multifunctional graphene based aerogels byinterfacial reinforcement with graphitized carbon at high temperatures[J].
CN 108525649A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聚乙烯亚胺(PEI)作为交联剂和氮源,海藻酸钠(SA)作为增强材料制备高强度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但该方法的氮掺杂率较低,且工艺繁杂,限制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石墨烯气凝胶孔结构性能不理想、机械性能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超轻、高弹的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是以氧化石墨烯(GO)的水分散液为前驱体,柠檬酸铵为掺氮剂和还原剂,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原位自组装形成氮掺杂石墨烯水凝胶,经透析、冷冻干燥后,制备得到超轻、高弹的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NG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1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