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弹性混凝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51502.5 申请日: 2018-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9665777A 公开(公告)日: 2019-04-23
发明(设计)人: 申力涛;刘勇;高辉;寇伟;刘哲;吴文慧;陈斐;杜素军;张影;舒兴旺;蔡丽娜;李登华;梁燏东;林浩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4B28/04 分类号: C04B28/04;C04B111/20
代理公司: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代理人: 易卫
地址: 030006***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弹性混凝土 建筑物抗震 用水泥混凝土 现有建筑物 最大伸长率 变形能力 财产损失 地震破坏 工程造价 人员伤亡 纤维组成 最大弯曲 掺合料 配筋率 外加剂 拉伸 吸能 水泥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弹性混凝土,其包括A、B两组分,其中A组分由水泥、掺合料、砂、石、纤维组成,B组分由水、外加剂、助剂组成。本发明涉及的弹性混凝土,最大抗压强度为120Mpa,最大拉伸强度为15Mpa,最大弯曲强度为25Mpa,最大伸长率为9%,与现有建筑物所用水泥混凝土相比,在遭受地震破坏时,可显著提高结构吸能变形能力,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同时在结构设计时,可适当降低配筋率,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弹性混凝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基础建设迅猛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目前此类建筑物大多为水泥混凝土结构,虽然水泥混凝土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便于施工等优点,但刚性大、抗弯拉性能不足仍客观存在,工程人员普遍采用钢筋和混凝土协同工作来提升混凝土结构抗弯拉性能,使其在遭受破坏时不至于发生脆性断裂。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复杂,个别地区处于地壳活跃区,时常发生地震,不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因此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意义重大。

目前建筑物抗震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及加固措施,资料表明,如果建筑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弹性,再辅以优良的结构设计,在地震来临时,建筑物结构和材料同时发挥减震作用,可明显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目前研究难点主要在于如何提升高抗压强度水泥混凝土材料弹性性能,避免在承受弯、扭、剪荷载时出现脆性破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弹性混凝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弹性混凝土,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25;所述A组分由水泥、掺合料、砂、石、纤维组成;所述B组分由水、外加剂、助剂组成。

所述A组分中,水泥、掺合料、砂、石、纤维质量比为100:100-120:100-150:150-180:8-15;所述B组分中,水、外加剂、助剂的质量比为100:1-3:10-15。

所述A组分中,水泥为强度等级为52.5的硅酸盐水泥;掺合料为质量比为100:150-200:80-100的高炉矿渣粉、硅微粉和重晶石粉,其中高炉矿渣粉比表面积600-800m2/Kg,硅微粉粒径范围为1-20μm,重晶石粉比表面积300-500m2/Kg;砂为石英砂,粒径≤5mm,莫氏硬度≥7;石为玄武岩或花岗岩,粒径范围5-20mm。其中砂、石的颗粒级配分别满足GB/T14684-2011《建设用砂》和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要求。

所述A组分中,纤维为质量比为100:250-300的短切碳纤维和钢纤维;其中短切碳纤维长度6-10mm,经90℃浓硝酸浸泡150分钟,然后清水冲洗、烘干后使用;钢纤维长度10-15mm,直径0.15-0.2mm,表面镀铜处理后使用。

所述B组分中,水为普通自来水。外加剂为液态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30%,助剂为氢氧化钠。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弹性混凝土使用时,将A、B两组分共混,搅拌均匀后进行浇注成型,标准条件养护即可。

本发明涉及的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弹性混凝土,最大抗压强度为120Mpa,最大拉伸强度为15Mpa,最大弯曲强度为25Mpa,最大伸长率为9%,与现有建筑物所用水泥混凝土相比,在遭受地震破坏时,可显著提高结构吸能变形能力,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同时在结构设计时,可适当降低配筋率,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1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