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控除砂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2341.1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弦;王晓霖;王晓司;李雪;李遵照;孙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C10G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控 除砂 旋流分离器 | ||
1.一种可自控除砂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包括:外部的底部封闭的立式圆柱形筒体、产出液入口模块、液位控制模块、内部的电潜泵管串模块以及下部的除砂模块;
所述产出液入口模块包括入口管及其内部的渐缩喷管,所述入口管与所述立式圆柱形筒体相切;
所述液位控制模块包括沿所述立式圆柱形筒体垂直分布的三个压力传感器以及传输电信号的电缆;
所述电潜泵管串模块由电潜泵、气相管和液相管组成;所述电潜泵安装在所述立式圆柱形筒体内中下部,其包括离心泵以及围绕电潜泵在外部设置的圆柱形保护罩;所述离心泵上端出口连接液相管,所述保护罩的上部连接气相管;所述气相管环绕液相管同轴设置;
所述除砂模块包括螺旋导叶、光电传感器、分砂板和电动阀;所述螺旋导叶附着于所述圆柱形保护罩下部,内侧与所述保护罩相连,外侧与所述立式圆柱形筒体相连,所述圆柱形保护罩外壁、立式圆柱形筒体内壁与所述螺旋导叶形成密闭的螺旋通道;所述光电传感器对称分布于所述立式圆柱形筒体的外侧,所述分砂板位于所述立式圆柱形筒体的下部,分砂板上设置开孔,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光线与所述开孔相对;所述电动阀与位于立式圆柱形筒体的底部,并通过传输电信号的电缆与光电传感器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的下倾角度为0°~4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喷管具有底部截面为扇形、侧面为流线型的楔形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喷管的长度为入口管管径的2~5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潜泵管串模块还包括电机、吸入口,所述的电机、吸入口、离心泵自下而上设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管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沿气相管排列的气孔。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管和液相管的出口均高出立式圆柱形筒体的上沿。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砂板为楔形结构,其上设置的开孔面向光电传感器设置。
9.按照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能穿过所述分砂板上部的开孔。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砂模块还包括储砂室,所述储砂室位于立式圆柱形筒体的下方,且与立式圆柱形筒体密闭相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沙室的底部设置有防止砂子积累的楔形挡板。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砂室的外部设置有带刻度的透明视窗,所述储砂室的下部连接有电动阀。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砂板包括两个上下叠置的圆台,上圆台的底面与下圆台的顶面重合,上圆台的顶部开有一个贯穿圆台的小孔。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的入口方向与所述螺旋导叶的旋转方向应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23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冷塔及含硫气体净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石油蜡的氧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