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态沙漠治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2371.2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安长江;芝玉胜;马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泰绿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A01G22/00;A01G17/00;C04B28/14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赵立权 |
地址: | 7304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体 沙漠治理 沙漠表层 原生态 治理 搅拌成浆体 厚度控制 间隙形成 沙漠边缘 沙漠区域 植被生长 水汽 固液比 球状料 石膏粉 错落 固沙 加水 料浆 料块 排布 平铺 流沙 黄沙 切割 蒸发 沙漠 水泥 生长 覆盖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生态沙漠治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置料浆:以沙漠黄沙、水泥和石膏粉为原料,加水后搅拌成浆体,浆体固液比为100:25‑40;(2)铺浆:将上述浆体平铺在沙漠表层,并覆盖需要治理的沙漠区域,铺浆厚度控制在3‑10cm;(3)破浆:将上述铺好的浆体进行切割,在沙漠表层形成错落排布的大小为3‑10cm的块状或球状料块,料块间的间隙形成植被生长槽。本发明方法治理效率高,可在沙漠边缘地区大面积实施;治理成本低,原料廉价易得,并能实现就地取材;可有效涵养水分,避免水汽蒸发,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可实现有效固沙,大大减少流沙的形成;治理周期短,3年左右即可见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沙漠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原生态沙漠治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沙漠化现象已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不仅造成生态系统失衡,而且使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我国西北干旱区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源地之一,给国家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有效治理沙漠和沙化地区,抑制沙漠扩张是当前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沙漠治理主要依靠固定草方格和种植耐旱植物,草方格治理沙漠成本较高,而且劳动量大,难以大面积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原生态沙漠治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沙漠综合治理装置。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生态沙漠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料浆:以沙漠黄沙、水泥和石膏粉为原料,加水后搅拌成浆体,浆体固液比为100:25-40;
(2)铺浆:将上述浆体平铺在沙漠表层,并覆盖需要治理的沙漠区域,铺浆厚度控制在3-10cm;
(3)破浆:将上述铺好的浆体进行切割,在沙漠表层形成错落排布的大小为3-10cm的块状或球状料块,料块间的间隙形成植被生长槽。
进一步地,步骤(2)中,铺浆前,将适宜在沙漠生长的草本植物的种子播散在沙漠表层,然后进行铺浆。
进一步地,步骤(1)中,浆体的原料配比为:沙漠黄沙60-80份,水泥5-15份,石膏粉5-15份。
进一步地,步骤(1)中,浆体的原料还包括5-10份的红土或粘土。
进一步地,步骤(1)中,浆体的原料还包括2-5份的石灰石。
进一步地,步骤(2)中,在需要治理的沙漠区域的西侧种植乔木隔离带,然后开始铺浆。
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沙漠综合治理装置,包括铺浆机构和破浆机构,其中:
所述铺浆机构包括料斗和水平设于料斗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料斗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破浆机构包括机架、滑动杆和钩耙,所述机架与料斗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水平套设于机架上,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推动滑动杆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滑动杆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拉簧;滑动杆上连接有多组钩耙。
进一步地,所述钩耙与滑动杆之间连接有仿地形机构,所述仿地形机构包括第一竖直连杆、第二竖直连杆、第一水平连杆和第二水平连杆,第一水平连杆和第二水平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连杆和第二竖直连杆相铰接并形成四边形结构,该四边形结构对角线上的两铰接点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竖直连杆与机架相固定,所述钩耙固定连接于第二竖直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泰绿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景泰绿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2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