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管壳体、X射线球管及CT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2718.3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华;刘晓龙;邹昀;张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16 | 分类号: | H01J35/16;H01J35/18;A61B6/0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聂智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壳体 ct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线管壳体、X射线球管及CT设备。所述X射线管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为空心柱体,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窗口,所述窗口形成于所述壳体本体侧壁,所述窗口处设置有铜窗,所述铜窗开设有引出口,用于引出X射线管发射的射线;钛板,所述钛板设置于所述引出口。上述X射线管壳体、X射线球管及CT设备采用不锈钢的壳体本体,并在壳体本体上形成窗口,在所述窗口处设置铜窗,在铜窗上开设钛板形成的引出口,不锈钢的结构强度高,不易出现应力变形,钛的穿透性好且强度高,铜的导热率高,可以在不影响X射线球管射线的射出率的情况下,大大降低X射线球管的工作温度,提升了X射线球管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X射线管壳体、X射线球管及CT设备。
背景技术
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设备自问世以来,成像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设备不断更新,已经成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解刨形态结构最主要的影像系统之一。在医学上,用来诊断脊柱和头部的损伤、颅内肿病、脑中血凝块以及肌体软组织损伤、肠胃疾病、腰部和盆骨恶性病变等。其成像的基本过程包括:X射线由X射线管焦点位置发出经过人体达到探测器;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的X线并转化为能量强度信号;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对能量强度信号进行采集,并结合一定的算法重建原图像。利用CT机,医生可清晰地观察到普通X光片难以显示的机体组织情况,如脑出血、各种微小肿瘤等,使得临床诊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CT系统进行工作时,X射线管及壳体需要在机架上高速旋转,此时X射线管及壳体会承受高速旋转时不断变动方向的加速度导致的离心力,任何部件都有可能引起X射线管焦点的变动,造成图像的伪影;工作过程中,X射线管发出的射线从壳体的窗口打出,导致窗口位置的温度非常高,对壳体有较大的损耗,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工作过程中,X射线管发出的射线从壳体的窗口打出,导致窗口位置的温度非常高,对壳体有较大的损耗,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X射线管壳体、X射线球管及CT设备。
一种X射线管壳体,所述X射线管壳体包括: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为空心柱体,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包括不锈钢;
窗口,所述窗口形成于所述壳体本体侧壁,所述窗口处设置有铜窗,所述铜窗开设有引出口,用于引出X射线管发射的射线;
钛板,所述钛板设置于所述引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窗开设有散热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槽的横截面为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槽开设在所述钛板周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窗向壳体本体内部凹陷形成所述散热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钛板与所述铜窗之间采用真空钎焊实现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窗与所述壳体本体之间采用真空钎焊实现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窗中心位置开设有引出口,用于引出X射线管发射的射线。
一种X射线球管,包括X射线管和上述射线管壳体,所述X射线管设置于所述X射线管壳体中。
一种CT设备,包括旋转机架以及上述X射线球管,所述X射线球管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2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