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酶土壤重金属修复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2814.8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雪燕;张见;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9 | 代理人: | 陶怡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生物酶 重金属离子 土壤重金属 复合菌剂 修复剂 植物吸附剂 吸附助剂 重金属 制备 土壤 土壤中重金属 几丁质酶 离子交换 理化性质 络合作用 团粒结构 蚓激酶 富集 吸收 离子 改良 修复 转化 | ||
本发明属于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生物酶土壤重金属修复剂及制备方法。该修复剂包括复合生物酶10‑15份、复合菌剂5‑10份、植物吸附剂50‑60份、吸附助剂20‑30份。其中,复合菌剂可通过离子交换,络合作用等方式富集重金属离子,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蚓激酶、几丁质酶,能够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变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植物吸附剂可以有效的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达到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目的;吸附助剂有利于促进复合菌剂、复合生物酶和重金属离子的反应,从而加速重金属的吸收与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生物酶土壤重金属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壤中,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过程,由于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性质相对稳定,土壤自身并不能将其转化或使其迁出,只能随着食物链传播富集,因此使得生态系统、人与动植物健康的潜在威胁日趋增加,“水俣病”和“骨痛病”就是由汞Hg污染和Cd污染所导致的。
目前,我国已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了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生物修复法指通过各种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降解作用,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常见的方法有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根系生长代谢活动对重金属污染上进行修复,主要有三种形式:植物根系将土中的重金属吸收到植物的地上部分,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植物根系的独特分泌物将重金属转化为可挥发的状态离开土壤,从而减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植物根系有些分泌物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反应,使重金属变为沉淀的稳定形态,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从而降低土壤毒性。但是,依靠植物根系生长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方法耗时长,效果并不明显;微生物修复法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吸收,微生物分泌的化学物质对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或者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但是目前采用的微生物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的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复合生物酶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酶修复剂能够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
本发明所采用的米曲霉的保藏编号为CGMCC 3.13905,枯草芽孢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 1.821、酱油曲霉保藏编号为CGMCC 3.7032,旱生红曲霉保藏编号为CGMCC 3.18022。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合生物酶土壤重金属修复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复剂包括:复合生物酶10-15、复合菌剂5-10、植物吸附剂50-60份、吸附助剂20-30份。
进一步的,该修复剂包括:复合生物酶15、复合菌剂10、植物吸附剂55份、吸附助剂2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生物酶包括:蚓激酶和几丁质酶。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菌剂包括: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酱油曲霉、旱生红曲霉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吸附剂包括:油茶枝叶、啤酒花枝叶、玉米杆、油菜叶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茶枝叶、啤酒花枝叶、玉米杆、油菜叶的混合物在使用前应充分破碎,该混合物为过20-50目筛的筛下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助剂包括氧化钙、聚乙烯醇、吲哚丙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该修复剂中的复合菌剂可通过离子交换,络合作用等方式富集重金属离子,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2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