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镜用辅助持镜吸引装置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53029.4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567959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5
发明(设计)人: 王伯栋;朱伟杰;陈召;陈静;王小刚;徐广振;王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 王伯栋
主分类号: A61B90/50 分类号: A61B90/50;A61B17/34
代理公司: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代理人: 赵晓芳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空心管 手柄 神经内镜 吸引装置 吸引器 卡槽 松紧 神经内镜镜头 卡槽位置 伸缩调节 手术操作 手术器械 手术效率 医疗资源 把持 弹簧 单手 卡接 内镜 嵌接 上套 竖直 下端 指孔 节约 灵活 支撑 吸引 帮助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用辅助持镜吸引装置,包括:用于把持的手柄,所述手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手指的指孔,另一侧竖直嵌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神经内镜镜头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上套设有用于卡接吸引器的卡槽和位于所述卡槽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卡槽并通过伸缩调节所述卡槽位置的弹簧,所述空心管下端与所述手柄嵌接处的内部嵌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空心管松紧的调节圈。该装置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实现单手稳定持镜同时灵活吸引,使术者无需助手帮助即可完成关键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节约医疗资源。此外不需改变现有内镜和吸引器的设计,在原有手术器械的基础上附加安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神经内镜用辅助持镜吸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内镜手术创伤小,可以将光源置于手术区附近,照明效果好,无需反复对焦,术中影像分辨率高,可进行全景和近距离观察,可对周围解剖结构高清观察,有利于分辨病变与正常组织结构间的界限(神经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神经内镜手术技术治疗脑室脑池系统疾病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8):757-766.DOI: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6.08.001.)。目前,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传统的脑室及颅底疾病治疗中大放异彩,而且在众多神经外科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如各种脑出血包括脑实质内血肿(陈兴河,冯三平,韩志光,等.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8,40(21):3292-3295.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8.21.022.)、脑肿瘤例如松果体区肿瘤等(王红章,张晓彪,顾晔,等.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1):12-14.DOI: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7.01.004.)、显微血管减压(向晖,冷景兴,刘如恩.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31):3991-3993,3997.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8.31.007.)、神经减压(苏家豪,林少华,王辉,等.开颅视神经减压术与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7):64-70.DOI:10.3969/j.issn.1005-8982.2018.27.012.)等。

内镜工作条件要求存在操作通道和腔隙,通道用于内镜从其内通过。腔隙可自然存在,也可是疾病导致或手术产生。腔隙要求具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内镜能够观察到周围结构并能安全有效的在其内进行手术操作(神经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神经内镜手术技术治疗脑室脑池系统疾病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8):757-766.DOI: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6.08.001.)。早先内镜主要发挥辅助观察作用,单人单镜操作即可,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目前主流做法是由术者和助手配合“双人四手”操作,助手持镜、冲洗,术者持器械操作。该手术方式的需要术者和助手同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镜下训练,并做到密切配合,才能完美实施手术。

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由简至繁,又由繁至简”的过程,为了提高手术效率,避免不必要损伤,国外一些教授目前尝试单手同时持内镜和吸引器的手术方式,形象地称其为“筷子技术”。该技术理论上无需助手配合,单人即可完美实施手术,大大降低了因配合失误导致地手术风险;然而该技术的难度远胜于使用筷子,单手需要在保持持镜稳定性的同时,兼具吸引器的灵活性,随时可以根据术中情况使用吸引器配合另一手的器械进行操作。因绝大多数神经外科医师均是右利手,使用左手持镜,右手持械,对左手灵活性的较高要求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

现有内镜和吸引器大多分离,需要单手持两种器械,难度较大。如果仅将内镜和吸引器简单固定则不易活动,灵活性大大不足。而如果重新设计附带可控吸引通道的内镜,则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本巨大。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伯栋,未经王伯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