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通竹内隔板的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3211.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1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郝际平;靳贝贝;田黎敏;寇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连接管 中间壳体 中心轴 电机 气缸 连接臂 内隔板 打通 下连接管 控制器 控制端 中间壳 孔槽 套筒 体内 侧面设置 上端 输出杆 输出轴 穿出 弹簧 下端 原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通竹内隔板的工具,包括上连接管、控制器、中间壳体、下连接管、中心轴、第一电机、气缸及若干连接臂;上连接管的下端与中间壳体的上端相连接,下连接管的上端与中间壳体的底部相连接,中心轴及第一电机位于中间壳体内,气缸位于上连接管内,气缸的输出杆穿出上连接管插入于中间壳体内后与中心轴的上端相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中心轴的下端相连接,中间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孔槽,其中,一个孔槽对应一个连接臂,各连接臂均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及弹簧,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的控制端、气缸的控制端及第二电机的控制端相连接,该工具能够打通原竹的内隔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建筑结构领域,涉及一种打通竹内隔板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全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竹子由于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已经大量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在一些多地震地区或旅游观光区,现有原竹在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去除原竹中的内隔板,即竹节,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相类似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打通竹内隔板的工具,该工具能够打通原竹的内隔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打通竹内隔板的工具包括上连接管、控制器、中间壳体、下连接管、中心轴、第一电机、气缸及若干连接臂;
上连接管的下端与中间壳体的上端相连接,下连接管的上端与中间壳体的底部相连接,中心轴及第一电机位于中间壳体内,气缸位于上连接管内,气缸的输出杆穿出上连接管插入于中间壳体内后与中心轴的上端相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中心轴的下端相连接,中间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孔槽,其中,一个孔槽对应一个连接臂,各连接臂均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及弹簧,其中,第一套筒的一端穿过对应的孔槽固定于中心轴上,第二套筒的一端经第一套筒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一套筒内,第二套筒的另一端向下弯曲后固定有第二电机,弹簧位于第一套筒内,且弹簧套接于第二套筒上,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中心轴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套筒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钻头;
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的控制端、气缸的控制端及第二电机的控制端相连接。
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伸缩杆与钻头相连接。
中心轴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内花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
气缸与上连接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钻头为圆锥形结构。
第二电机套接并固定于第二套筒内。
各孔槽上下错开分布。
第二套筒为┎形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打通竹内隔板的工具在具体操作时,控制器控制气缸及第二电机通过中心轴及连接臂带动钻头在原竹的内隔板上钻孔,然后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中心轴转动,再进行下一个位置的钻孔,直至在内隔板上钻取一圈孔为止,最后用户按压下连接管,即可通过下连接管将内隔板压断,以去除原竹的内隔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连接管、2为下连接管、3为中间壳体、4为第一套筒、5为第二套筒、6为弹簧、7为气缸、8为中心轴、9为第一电机、10为第二电机、11为伸缩杆、12为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签连续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藤编工艺品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