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3336.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旭超;童仁可;赵秀秀;杨仁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一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0 | 分类号: | C10G33/00;C10G33/04;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成舟远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6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分离 循环泵 粗分离 金属盐 原油 原油过滤器 出口连接 出水管线 进水管线 入口连接 脱除装置 原油管线 聚结器 出口 设备成本 脱除 连通 | ||
1.一种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包括原油管线(1)、原油过滤器(2)、粗分离系统(3)、细分离系统(4)和原油聚结器(5),所述原油过滤器(2)、粗分离系统(3)、细分离系统(4)和原油聚结器(5)依次与原油管线(1)连通,还包括进水管线(6)和出水管线(7),所述粗分离系统(3)和细分离系统(4)的出口均与出水管线(7)连接,所述粗分离系统(3)的出口连接有粗循环泵(12),所述粗循环泵(12)的出口与粗分离系统(3)的入口连接,所述细分离系统(4)的出口连接有细循环泵(16),所述细循环泵(16)的出口与细分离系统(4)的入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线(6)与细循环泵(16)连接,所述细分离系统(4)的出口与粗循环泵(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粗分离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破乳剂输送的粗破乳剂管线(8)、液膜水洗接触器(9)、膜罐连接器(10)、脱盐分离罐(11),所述脱盐分离罐(11)其中一个出口与出水管线(7)和粗循环泵(12)连接,另一个出口与细分离系统(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细分离系统(4)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破乳剂输送的细破乳剂管线(13)、水洗纤维膜接触器(14)、油水分离罐(15),所述细循环泵(16)的出口和水洗限位膜接触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油水分离罐(15)其中一个出口与出水管线(7)、粗循环泵(12)和细循环泵(16)连接,另一个出口与原油聚结器(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破乳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主剂18-20份
腰果酚胺醛树脂40-45份
聚氨酯15-20份
氯化钙0.5-0.8份
氯化铝20-25份
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1-2份
季铵盐1-2份
渗透剂5-8份
溶剂20-30份;
所述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烯壬基酚和氢氧化钾,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2:在氮气保护下,将烯壬基酚和氢氧化钾混合搅拌,升温后加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压力为0.35MPa以下;
步骤3:反应结束后,往反应物中加入二氯甲烷进行溶解,再加入冰乙酸调节pH至中性,然后加入氯化钠溶液,分液,得到有机层;
步骤4:有机层蒸发旋干得到烯壬基酚聚醚;
步骤5:在氮气保护下,将烯壬基酚聚醚、侧基改性含氢硅油、甲基丙烯酸十二酯、正丁醇混合后加热搅拌,然后加入氯铂酸开始反应;
步骤6:加入端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后继续反应8h,然后降温至90℃减压蒸馏出正丁醇,得到主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烯壬基酚和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2.5,所述加入环氧丙烷的温度为120℃,所述步骤3反应结束标志为反应压力为负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的反应时间为6h,所述加入氯铂酸后升温至100℃进行反应,氯铂酸和烯壬基酚聚醚的质量比为50μg/g,所述正丁醇的质量为烯壬基酚聚醚、侧基改性含氢硅油、甲基丙烯酸十二酯总质量的35%,所述端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和烯壬基酚聚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季铵盐选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硫酸氢四丁基铵、四丁基乙酸铵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渗透剂选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溶剂选用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油中水和金属盐脱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主剂18-20份、腰果酚胺醛树脂40-45份、聚氨酯15-20份、氯化钙0.5-0.8份、氯化铝20-25份、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1-2份、季铵盐1-2份、渗透剂5-8份、溶剂20-30份;
S2:将各组分搅拌混合后进行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80-100℃,搅拌时间为1-2h,搅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除杂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一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一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3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