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肥用益生菌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53626.7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700037A 公开(公告)日: 2019-05-03
发明(设计)人: 杨华;冯诗园;赵书艺;韩雨彤;吴雪;赵雨馨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睿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3/21 分类号: A23L33/21;A23L33/135;A23L19/00
代理公司: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代理人: 张东浩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益生菌组合物 植物乳杆菌 肠道菌群 膳食纤维 摄入 减肥 脂肪 胆盐水解酶 减轻体重 麦芽糊精 排出体 体脂率 增殖的 果粉 健康 积累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减肥用益生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植物乳杆菌LP‑A3、膳食纤维、麦芽糊精、果粉,植物乳杆菌LP‑A3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可以减少脂肪的积累,同时能够促进肠道菌群健康;膳食纤维具有包裹摄入的多余脂肪排出体外,并促进植物乳杆菌LP‑A3增殖的作用;将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物随餐服用或餐后即服,具有可直接减少油脂摄入,同时促进肠道菌群健康,有效减轻体重,降低体脂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或保健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肥用益生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中国的肥胖 人口超过美国列首位。肥胖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的重要 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合理膳食模式脂肪的供能比为20%-30%。根据 我国居民能量实际摄入计算,只有通过烹调油摄入量的脂肪不超过25g或 30g,才能符合脂肪能量25%-30%的合理膳食基本要求。

我国80%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近几年来,我国心血管疾 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这与中国人膳食习惯多以“口味重、 多油”为主息息相关。食油摄入量的增加导致肥胖人口增多。目前全国有10% 儿童偏胖超重,并且这一比例还呈逐年上升趋势。有专家呼吁,吃油莫太多, 应清淡的烹调,每人每天吃油不得超过2汤匙。

但中式烹调方法普遍存在油脂含量过多的情况,过多摄入川式火锅,过 油菜肴,油淋菜肴,油炸食品等油脂含量超标的食品极易造成热量摄入超标, 进而造成肥胖。同时,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还会造成肠道菌群 失调,长期进食高脂食物引起肠道内正常的优势菌群减少甚至消失,特别是 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相反,革兰氏阴性菌的数量却大大增加,这些细 菌死亡后,其细胞壁中含有的脂多糖释放,通过受损的肠壁入血,引起炎症 反应。最近的研究表明,高脂膳食还会使肠道内原本极少量的沃氏嗜胆菌大 量繁殖,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而引起炎症性肠病。这种机体持续的慢性炎 症状态进一步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用食过于油腻不仅导致热量摄入超标,更严重的是导致肠道菌群 的恶化,这两种效应结合在一起,造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更严重的肥胖 以及各种并发症。因此,市场上需要开发出一种既可以减少脂肪吸收,又可 以改善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减肥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益生菌减肥产品主要是基于筛选出来的具有胆盐水解酶 活性的益生菌,配合一些其他辅料制成,不能直接减少多余热量和油脂摄入, 减肥作用较差,有些植物提取物长期服用还有肾毒性或者肝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因此,本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减肥用益生菌组合物,具有可直接减少油脂摄入, 同时促进肠道菌群健康,减轻体重,降低体脂率的优点。

一种减肥用益生菌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的组分,麦芽糊精2-2.5g、膳 食纤维3.5-4g、果粉0.5-1g,植物乳杆菌LP-A3为0.8-1×1010CFU。

所述植物乳杆菌LP-A3的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 号为:CGMCC NO.14570,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29日,分类命名为:植 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所述膳食纤维为菊粉、洋车前子壳、苹果纤维、燕麦纤维、米糠、小米 纤维、低聚木糖、低聚乳糖、果胶、低聚异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膳食纤维的物料为40目。

优选地,一种减肥用益生菌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的组分,麦芽糊精2g、 膳食纤维3.5g、果粉1g,植物乳杆菌LP-A3为100亿株。

所述组合物选自粉剂、颗粒剂、散剂的至少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睿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科睿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