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骨修复功能的骨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3734.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2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蓝咏;冯龙宝;刘玉;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4 | 分类号: | A61L24/04;A61L24/02;A61L2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修复 功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骨修复功能的骨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骨蜡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5%~45%、聚氧丙烯聚氧乙烯无规共聚物50%~90%、烷基化壳聚糖0.1%~20%和掺锶含碳纳米羟基磷灰石0.1%~20%,其中,烷基化壳聚糖和掺锶含碳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比为1:1。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骨修复功能的可降解骨蜡,在松质骨创面出血的止血上表现出了较佳的止血效果,同时具有优异的骨修复功能,此外,提高了骨分化效果,有望在临床医学上得到广泛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骨修复功能的骨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松质骨结构松散、血运丰富,创面出血多为渗血,难以靠血管收缩自行止血,术中亦难以靠电凝、钮夹、止血纱布、明胶海绵填塞等常规方法止血。临床常用传统的骨蜡进行松质骨创面止血。传统的骨蜡的生物相容性差且难以被机体降解、吸收,残留在局部对骨愈合造成很大的阻碍,作为异物长期存留于体内,影响软组织的修复,机体对其存在排斥反应,可能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引起的局部疼痛、渗液等症状,这样既降低了组织的抗感染能力,又增加了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
临床上针对松质骨创面止血常用传统骨蜡,其主要成分为蜂蜡、麻油等。但生物相容性差且难以被机体降解、吸收,残留在局部对骨愈合造成很大的阻碍,因其止血机理只是机械的物理屏障作用,可阻碍血液成分(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聚集,不利于原始骨痂的形成,从而造成骨不愈合外,传统骨蜡作为异物长期存留体内,形成异物肉芽肿,引起的局部疼痛、渗液等症状,这样既降低了组织的抗感染能力,又增加了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骨修复功能的骨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骨蜡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骨修复能力相比现有的骨蜡显著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骨修复功能的骨蜡,所述骨蜡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5%~45%、聚氧丙烯聚氧乙烯无规共聚物50%~90%、烷基化壳聚糖0.1%~20%和掺锶含碳纳米羟基磷灰石0.1%~20%,其中,烷基化壳聚糖和掺锶含碳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比为1:1。
优选地,所述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聚氧丙烯聚氧乙烯无规共聚物、烷基化壳聚糖和掺锶含碳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百分含量依次为30%、65%、2.5%和2.5%。
优选地,所述掺锶含碳纳米羟基磷灰石中(Ca+Sr):C的摩尔比为1.67。
优选地,所述掺锶含碳纳米羟基磷灰石中Sr:C的摩尔比为1。
在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骨修复功能的骨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烷基化壳聚糖(HMCS)的合成:
将壳聚糖溶解在乙酸溶液中,然后在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到乙醇溶液中,继续搅拌至溶解后,加入月桂醛,反应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缓慢滴加氰基硼氢化钠,搅拌反应后再调节溶液的pH值至有沉淀物生产,过滤并分别用70%,80%,10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至中性,所得产物预冻后冷冻干燥,研磨机研磨成粉末保存;
(2)纳米掺锶含碳羟基磷灰石(Sr-CHAP)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贝奥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