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3851.0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柴慧建;杨仲伟;顾洪绪;诸葛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02;B01D21/24;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沉淀 污泥 上浮 消除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油枪结焦率降低技术领域,能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包括储水池、引水管、上环形片、下环形片和外圆管;在混凝絮凝沉淀池的右侧方设有一号存储池;混凝絮凝沉淀池的上方横向设有导轨;在导轨上朝下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左右移动的一号气缸,并且一号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下布置,在一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盘,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设有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的管转动机构,在管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竖直朝下设有上端口密封的甩水圆管,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左下端设有圈转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的设备,因此,设计一种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消除的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在还没有设备便于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消除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可靠性好的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系统,包括储水池、引水管、上环形片、下环形片和外圆管;在混凝絮凝沉淀池的右侧方设有一号存储池;混凝絮凝沉淀池的上方横向设有导轨;在导轨上朝下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左右移动的一号气缸,并且一号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下布置,在一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盘,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设有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的管转动机构,在管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竖直朝下设有上端口密封的甩水圆管,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左下端设有圈转动机构,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右下端设有固定锁,一个管盖圈的左端竖直转动连接在圈转动机构上,并且管盖圈转动后能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在管盖圈的右端设有与固定锁匹配的圈锁扣;在管盖圈内设有若干叶片,并且在管盖圈转动时叶片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在甩水圆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滤水孔;外圆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水平盘上,并且甩水圆管设置在外圆管内,甩水圆管与外圆管间隔布置;下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圆管的下管口上,甩水圆管的外管壁下端与下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并且下环形片设置在圈转动机构的上方;上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在甩水圆管的竖直外管壁上端,上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下环形片上方的外圆管的内管壁上;甩水圆管的管心线与外圆管的管心线落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在甩水圆管与外圆管之间形成脱水腔;在外圆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孔;在引水管的两端分别对接连接在外圆管的出水孔上和储水池的进水孔上。
一种适用于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系统的控制方法,在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上浮设定高度后;先借助圈锁扣固定锁将管盖圈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然后用户可通过启动一号电机和一号气缸将甩水圆管放入到混凝絮凝沉淀池的污泥中;然后启动管转动机构让甩水圆管转动,甩水圆管转动带动管盖圈转动,管盖圈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后叶片就会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污泥中的水就会通过甩水圆管的管壁上的滤水孔进入到脱水腔,脱水腔中的水就会经由引水管流入到储水池中;当位于甩水圆管内的污泥的水被甩出后就在甩水圆管内形成干污泥,然后用户将一号气缸的伸缩杆缩短后让甩水圆管提起,然后在一号电机的带动下将装有干燥污泥的甩水圆管移动到一号存储池上方,然后打开管盖圈,将甩水圆管内的干污泥放入到一号存储池中;如此往复即可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消除掉。
本方案能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固定锁为电控锁;一号电机的控制端、一号气缸的控制端、管转动机构的控制端、圈转动机构的控制端和电控锁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振落撇渣装置
- 下一篇:浓密机池体和浓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