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枪结焦率降低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3954.7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8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壮壮;徐晖;吴晓飞;张影;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5/02 | 分类号: | F23K5/02;F23K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进入孔 结焦 油抢 圆管 吹风 控制端 油枪 转盘 燃料 喷油嘴 降低系统 控制器 出风口 吹风机 环绕 电机驱动 受热 隔热圈 盘通孔 左侧壁 转动 电机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油枪结焦率降低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油枪结焦率降低技术领域,油抢的喷油嘴不易因受热燃烧而结焦。包括燃烧室和油抢,还包括吹风机、吹风圆管和控制器,在燃烧室的左侧壁上设有室燃料进入孔;吹风圆管的出风口设置在燃烧室的室燃料进入孔的正左方;油抢的喷油嘴设置在吹风圆管内,在吹风圆管的出风口与燃烧室的环绕室燃料进入孔之间转动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的转盘,在转盘与燃烧室的环绕室燃料进入孔之间设有隔热圈,在转盘上径向设有盘通孔;油抢的控制端、吹风机的控制端和一号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室的油枪结焦率降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枪结焦率降低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室用的油抢的喷油嘴,因喷油嘴处于燃烧室内,燃油在喷油嘴内受热燃烧,从而使得喷油嘴易结焦,在喷油嘴的结焦严重时会导致燃油无法喷射到燃烧室内。因此,设计一种油抢的喷油嘴不易结焦的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油抢的喷油嘴易于结焦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把油抢的喷油嘴远离燃烧室进行隔热设置也能将燃油输入到燃烧室,从而来实现油抢的喷油嘴不易因受热燃烧而结焦,可靠性好的油枪结焦率降低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油枪结焦率降低系统,包括燃烧室和油抢,还包括吹风机、吹风圆管和控制器,在燃烧室的左侧壁上设有室燃料进入孔;吹风圆管的出风口设置在燃烧室的室燃料进入孔的正左方;油抢的喷油嘴设置在吹风圆管内,并且室燃料进入孔的中心、喷油嘴的嘴心线和吹风圆管的管心线均落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在吹风圆管的出风口与燃烧室的环绕室燃料进入孔之间转动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的转盘,在转盘与燃烧室的环绕室燃料进入孔之间设有隔热圈,隔热圈的右端面密封连接在燃烧室的左侧壁外表面上,热圈的左端面与转盘的右表面密闭接触连接;在转盘上径向设有盘通孔;吹风机的出风口对接连接在吹风圆管的进风口上;油抢的控制端、吹风机的控制端和一号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一种适用于油枪结焦率降低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如下: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先启动吹风机,让吹风机的风经吹风圆管的出风口朝室燃料进入孔方向吹;此时从吹风圆管的出风口吹出的风在吹风圆管的出风口与转盘之间会形成一个横截面呈圆管状的风墙隔离管;并同时让一号电机启动带动转盘转动;当转盘的盘通孔与室燃料进入孔正对时,油抢的喷油嘴打开让燃油从喷油嘴朝室燃料进入孔喷射,从喷油嘴朝室燃料进入孔喷射的燃油就被喷射到燃烧室中;在燃油从喷油嘴朝室燃料进入孔喷射并进入到喷射到燃烧室的过程中,燃油不仅会一直受到风墙隔离管的隔离保护使燃油与外界处于给了状态,燃油还会一直受到风墙隔离管的辅助输送,从而使得油抢的喷油嘴在远离燃烧室且处于隔热的情况下也能将燃油输送到燃烧室。
本方案通过把油抢的喷油嘴远离燃烧室进行隔热设置也能将燃油输入到燃烧室,从而来实现油抢的喷油嘴不易因受热燃烧而结焦,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在喷油嘴与燃烧室之间设有油滴回收槽,在油滴回收槽底部设有油滴出口,在油滴出口设有油滴回收箱。
油滴回收槽易于将燃油在燃烧室与喷油嘴之间出现洒落的油滴回收,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室燃料进入孔的孔径小于吹风圆管的出风口直径;室燃料进入孔的孔径大于喷油嘴的喷射口直径。
这种结构使得风进入到燃烧室少,使得燃油能够尽量全部进入到燃烧室,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喷油嘴的喷射口位于吹风圆管的出风口右方。这种结构使得从吹风圆管的出风口出来的风墙隔离管的形成时间早于喷油嘴喷射出的由燃油形成的柱状雾化燃油柱,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燃油被喷射到燃烧室中,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在吹风圆管的出风口右下方设有助燃剂块发射器,助燃剂块发射器的投射口朝右上方右倾斜;助燃剂块发射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热解气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W火焰锅炉炉顶可拆卸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