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共模噪声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4710.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6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辉;刘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8 | 分类号: | H01F27/38;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516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共模 噪声 变压器 | ||
1.一种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包括磁芯、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消除绕组、次级绕组及辅助消除绕组,
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消除绕组和次级绕组依次层绕于所述磁芯上,所述辅助消除绕组饶设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第一消除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次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和所述磁芯四者中任意一者上,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具有初级静点;
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第一端悬空,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初级静点连接;
所述第一消除绕组沿所述磁芯逆时针绕设,且绕满一层;
所述辅助消除绕组根据以下绕线方式绕设:
确定次级绕组的线圈数QNs和第一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E1;
根据次级绕组的线圈数QNs、第一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E1及计算公式QNc=(QNs-QE1)/2计算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
当计算获得的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0时,将所述辅助消除绕组从初级静点起绕,且沿所述磁芯顺时针绕QNc圈后,接到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起绕点;
当计算获得的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0时,所述辅助消除绕组从初级静点开始起绕,且沿所述磁芯逆时针绕QNc圈后,接到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起绕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除绕组为单层绕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包括两立壁及连接两立壁的中柱,所述两立壁与所述中柱之间形成绕线槽,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消除绕组和次级绕组依次层绕于所述中柱上。
4.一种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包括磁芯、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消除绕组、次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第二消除绕组及辅助消除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具有初级静点;
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所述第一消除绕组、所述次级绕组、所述第二消除绕组和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依次层绕于所述磁芯上,所述辅助消除绕组饶设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第一消除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次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第二初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第二消除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和所述磁芯六者中任意一者上;
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第一端分别悬空,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初级静点连接;
所述第一消除绕组及所述第二消除绕组从起绕点逆时针绕,且绕满一层;
所述辅助消除绕组根据以下绕线方式绕设:
确定次级绕组的线圈数QNs和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E1;
根据次级绕组的线圈数QNs、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E1及计算公式QNc=(QNs-QE1)/2计算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
当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0时,所述辅助消除绕组从初级静点起绕,所述辅助消除绕组顺时针绕QNc圈后,接到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起绕点及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起绕点;
当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0时,所述辅助消除绕组从初级静点起绕,逆时针绕QNc圈后,接到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起绕点及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起绕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除绕组及所述第二消除绕组为单层绕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包括两立壁及连接两立壁的中柱,所述两立壁与所述中柱之间形成绕线槽,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消除绕组、次级绕组、所述第二消除绕组、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依次层绕于所述中柱上。
7.一种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共模噪声变压器包括磁芯、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消除绕组、次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第二消除绕组及辅助消除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具有初级静点;
所述第一初级绕组、所述第一消除绕组、所述次级绕组、所述第二消除绕组和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依次层绕于所述磁芯上,所述辅助消除绕组饶设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第一消除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次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第二初级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所述第二消除绕组饶设后形成的绕柱和所述磁芯六者中任意一者上;
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第一端分别悬空,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初级静点连接;
所述第一消除绕组及所述第二消除绕组从起绕点逆时针绕,且绕满一层;
所述辅助消除绕组根据以下绕线方式绕设:
确定根据次级绕组的线圈数QNs和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E2;
根据次级绕组的线圈数QNs、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E2及计算公式QNc=(QNs-QE2)/2计算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
当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0时,所述辅助消除绕组从初级静点起绕,所述辅助消除绕组顺时针绕QNc圈后,接到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起绕点及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起绕点;
当所述辅助消除绕组的线圈数QNc0时,所述辅助消除绕组从初级静点起绕,逆时针绕QNc圈后,接到所述第一消除绕组的起绕点及所述第二消除绕组的起绕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7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潜伏型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
- 下一篇:点火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