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饰尾管焊接工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1092.9 | 申请日: | 2018-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江北保隆消声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尾管 焊接 焊接工装设备 膨胀管 开口 插接配合 配合间隙 胀管机构 焊缝处 膨胀件 技术方案要点 轴向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 焊接过程 伸缩运动 固定腔 驱动件 撑开 穿装 减小 外型 驱动 安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尾管焊接工装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插接配合时配合间隙的存在,导致焊接质量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装饰尾管焊接工装设备,包括基座,具有供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定位安置的外型固定腔;胀管机构,包括伸缩运动于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内对应第一焊缝处的开口膨胀管、穿装于开口膨胀管内以撑开开口膨胀管的膨胀件以及驱动膨胀件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件,达到了允许存在配合间隙以便于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的插接配合,且在焊接过程中,通过胀管机构减小第一焊缝处的距离,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装饰尾管焊接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的不断发展,用户以及国家标准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为满足用户对动力性的要求,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由于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燃烧特点导致燃烧后烟尘较大。另外为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追求,汽车配件的美观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整车企业以及配件市场中,带有装饰罩的装饰尾管的应用日益广泛。
装饰罩普遍直接焊接在汽车排气管的端部,一种装饰尾管,用于汽车的尾气排放,如附图1所示,沿尾气排放路径依次包括一个导气管93、一个三通管件92以及两个内胆91,装饰罩焊接固定于内胆91外,导气管93呈扭曲状,使其的两端与其导气路径不在同一平面,导气管93的两端分别具有导气入口931和导气出口,三通管件92具有一个进气接头和两个出气接头,两个内胆91形状相同但长度不同,内胆91的两端分别具有胆孔进气端和胆孔出气端911,且胆孔出气端911的端面倾斜,从而与内胆91的圆周面具有夹角,导气出口所在端插入于进气接头内,出气接头插入胆孔进气端,且导气管93、三通管件92以及内胆91依次经焊接固定,内胆91和三通管件92之间具有第一焊缝9a,导气管93和三通管件92之间具有第二焊缝9b。
由导气管、三通管件以及内胆经插接配合后形成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通过于第一焊缝和第二焊缝处焊接形成装饰尾管。其中,三通管件的出气接头插入内胆的胆孔进气端,则出气接头的外壁与胆孔进气端的内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若通过工装仅固定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则三通管件和内胆之间的间隙无法减小,在具有间隙处焊接后,三通管件和内胆之间仍易发生松动,因此这配合间隙直接影响着第一焊缝处的焊接质量,如何在便于三通管件和内胆之间配合的前提下,提高焊接质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尾管焊接工装设备,在插接配合以形成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的过程中,便于三通管件和内胆之间的配合,且在焊接过程中,减小第一焊缝处的距离,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饰尾管焊接工装设备,包括基座,具有供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定位安置的外型固定腔;胀管机构,包括伸缩运动于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内对应第一焊缝处的开口膨胀管、穿装于开口膨胀管内以撑开开口膨胀管的膨胀件以及驱动膨胀件轴向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上的外型固定腔供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定位安置,从而防止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中导气管、三通管件以及内胆之间松动,设置胀管机构,通过在开口膨胀管内经第一驱动件驱动膨胀件做轴向往复运动,从而撑开开口膨胀管,使得待焊接装饰尾管组件中对应第一焊缝处的配合间隙减小,且无需在插接配合的过程中减小配合间隙,从而便于焊接前的插接工作,进而同步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开口膨胀管的外壁位于对应第一焊缝处可拆卸安装有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由导热系数大于100W/m·℃的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片,便于吸收第一焊缝处焊接后的热量,实现焊接后快速散热,提高焊接质量,且便于焊接后取出装饰尾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江北保隆消声系统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江北保隆消声系统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1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死锁防变形弧焊夹具
- 下一篇:一种机械设计加工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