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险杠雷达支架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1887.X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2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平;陈才华;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48 | 分类号: | B60R19/48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板 第二定位槽 第一定位槽 雷达支架 保险杠雷达支架 保险杠本体 本实用新型 第二定位部 第一定位部 支架本体 装配结构 黏性层 配合 保险杠 方形定位板 大小不等 装配效率 装配孔 分设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杠雷达支架装配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雷达支架,所述雷达支架包括方形定位板、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的支架本体,所述定位板的边缘开设有一个第一定位槽和一个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大小不等且分设于所述定位板的异侧;及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支架本体配合的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的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定位部、及用于固定所述定位板的黏性层,所述黏性层由所述第一定位部延伸至第二定位部。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将雷达支架定位在保险杠上,而且不易装错,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领域,尤其是一种保险杠雷达支架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出于安全的考虑,汽车上往往都配有很多雷达,比如:倒车雷达、驻车雷达、测速雷达等,高配置的汽车上设置有10个左右的雷达和雷达支架。而雷达通常都是后期通过雷达支架粘在或者焊在汽车保险杠蒙皮上的,这种装配方法装配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难以快速准确地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保险杠雷达支架装配结构,能快速将雷达支架定位在保险杠上,而且不易装错,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险杠雷达支架装配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
其包括雷达支架,所述雷达支架包括方形定位板、及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的支架本体,所述定位板的边缘开设有一个第一定位槽和一个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大小不等且分设于所述定位板的异侧;
及
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支架本体配合的第一装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的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定位部、及用于固定所述定位板的黏性层,所述黏性层由所述第一定位部延伸至第二定位部。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部呈U形,其包括第一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筋的两端折弯形成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装配孔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折弯筋,所述第一连接筋和第一折弯筋分别与所述保险杠本体垂直。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筋的一端为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限位端,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限位端的对侧为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开口端同向设置。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弯筋与所述第一连接筋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部呈U形,其包括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的两端折弯形成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装配孔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折弯筋,所述第二连接筋和第二折弯筋分别与所述保险杠本体垂直。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筋的一端为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限位端,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限位端的对侧为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开口端,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开口端同向设置。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折弯筋与所述第二连接筋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定位槽形成于所述定位板的第一侧且靠近所述定位板的第三侧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形成于所述定位板的第二侧且靠近所述定位板的第四侧设置。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雷达支架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雷达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贯穿所述定位板和支架本体。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黏性层的形状与所述定位板的形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1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能盒和副车架以及车辆
- 下一篇:汽车后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