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麦氏悬架硬点验证的杂合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2245.1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8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B60G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安装部 麦氏 悬架 安装座 硬点 杂合 验证 本实用新型 调整块 前悬架 测试 结构对称 紧固系统 系统设置 第一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麦氏悬架硬点验证的杂合车,包括:第一悬架安装部、第二悬架安装部和中间部分。第一悬架安装部的结构与第二悬架安装部的结构对称设置,并通过所述中间部分连接。第一悬架安装部用于设置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一端,第二悬架安装部用于设置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二端。第一悬架安装部和第二悬架安装部均包括:安装座、调整块系统和紧固系统。其中,安装座设置在待测试麦氏悬架与中间部分之间;调整块系统设置在中间部分与安装座之间,用于调整中间部分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麦氏悬架硬点验证的杂合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不同尺寸的杂合车进行麦氏悬架硬点验证的效率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麦氏悬架硬点验证的杂合车。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悬架几何运动学(Kinematics)性能以及悬架系统弹性运动学(Compliance)性能,简称悬架的K&C特性。悬架的K&C特性共同决定着悬架所在车辆中车轮跳动时的姿态和位置,进而影响车辆行驶性能。而麦氏悬架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悬架,麦氏悬架的K&C特性是汽车悬架设计中需着重设计的方面。
现有技术中,采用在麦氏悬架的硬点处将麦氏悬架与杂合车连接,并将设置有麦氏悬架的杂合车置于K&C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具体地,先将麦氏悬架的左半部分和麦氏悬架的右半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宽度尺寸的杂合车上进行试验,然后将麦氏悬架在第一宽度尺寸的杂合车卸下后,安装于第二宽度尺寸的杂合车再次进行试验。从而,完成麦氏悬架的硬点验证过程。
然而,现有技术中麦氏悬架硬点验证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麦氏悬架硬点验证的杂合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麦氏悬架硬点验证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麦氏悬架硬点验证的杂合车,包括:第一悬架安装部10、第二悬架安装部20和中间部分30;
上述第一悬架安装部10的结构与上述第二悬架安装部20的结构对称设置,上述第一悬架安装部10与上述第二悬架安装部20通过上述中间部分30连接;上述第一悬架安装部10用于设置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一端15,上述第二悬架安装部20用于设置上述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二端25;
上述第一悬架安装部10包括:第一安装座11、第一调整块系统13和第一紧固系统14;其中,上述第一安装座11设置在上述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一端15与上述中间部分30之间,用于连接上述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一端15与上述中间部分30;上述第一调整块系统13设置在上述中间部分30与上述第一安装座11之间,用于调整上述中间部分30与上述第一安装座11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一紧固系统14用于将上述第一安装座11、上述中间部分30与上述第一调整块系统13固定为一体;
上述第二悬架安装部20包括:第二安装座21、第二调整块系统23和第二紧固系统24;其中,上述第二安装座21设置在上述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二端25与上述中间部分30之间,用于连接上述待测试麦氏前悬架的第二端25与上述中间部分30;上述第二调整块系统23设置在上述中间部分30与上述第二安装座21之间,用于调整上述中间部分30与上述第二安装座21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二紧固系统24用于将上述第二安装座21、上述中间部分30与上述第二调整块系统23固定为一体。
可选的,上述中间部分30为上述车身前段结构12。
可选的,上述第一安装座11和上述第二安装座21均为Z形结构,上述第一安装座11和上述第二安装座21均包括:M组调整孔101、安装点102和安装支架103,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上述M组调整孔101用于与上述第一调整块系统13配合,以用于调整上述车身前段结构12与上述第一安装座11之间的距离;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2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通过性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椭圆机耐久性能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