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醛浓度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2865.5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吕昌刚;高加喜;杜丽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路博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环 甲醛 金属过滤网 浓度检测仪 换气管 隔板 活性碳过滤网 气体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 待检测区域 甲醛传感器 挡板 透明玻璃 旋转电机 中间筒体 紫外线灯 抽气泵 导光板 内筒体 取样管 外筒体 无甲醛 调零 壳体 不锈钢 室外 洁净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甲醛浓度检测仪。其包括:壳体、隔板、取样管、堵塞、甲醛传感器、抽气泵、旋转电机、挡板和换气管,所述换气管主要由不锈钢制成的外筒体、导光板制成的中间筒体和透明玻璃制成的内筒体、紫外线灯、第一金属过滤网、第一活性碳过滤网、第二金属过滤网、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和第三安装环组成。它能提供一个洁净无甲醛的调零环境,无需使用者去室外远离甲醛待检测区域,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甲醛浓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现在有许多人都在购房、装修,但是为新装修的房子里头的甲醛超标而烦恼。目前,检测空气中甲醛的仪器为分光检测仪,通过气体和试剂的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再通过专门的仪器读出对应的颜色值,缺点是检测慢,整个检测流程需要30分钟左右;另外分光检测仪操作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使用,非专业人员操作有可能检测的值不准。
采用电化学传感器的甲醛传感器由于电解质与被测甲醛气体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故每次再检测需要对设备进行调零,目前的甲醛检测仪在调零时,需要将仪器的甲醛传感器置于室外(此方法前提是认为室外为甲醛浓度为0的理想环境)8分钟左右后调零,然后再次进行检测,这就导致检测效率太低,而且一般甲醛待检测区域与调零时用户将检测仪器放置在室外的位置比较接近,这就很可能导致调零不精确,最终不能较精确的检测出室内甲醛的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甲醛浓度检测仪,它能自动提供一个洁净无甲醛的调零环境,无需使用者去室外远离甲醛待检测区域,效率大大提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甲醛浓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板、取样管、堵塞、甲醛传感器、抽气泵、旋转电机、挡板和换气管,所述换气管主要由不锈钢制成的外筒体、导光板制成的中间筒体、透明玻璃制成的内筒体、紫外线灯、第一金属过滤网、第一活性碳过滤网、第二金属过滤网、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和第三安装环组成,所述隔板设置于壳体中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相互隔绝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抽气泵固定安装于第二腔体中,其抽气口与隔板上开设的开孔相连接使得抽气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抽气泵的排气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甲醛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腔体中用于检测甲醛浓度,所述取样管一端通向外界,另一端与壳体相连接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安装于隔板上,其转轴穿过隔板且与挡板的一侧相固接,所述挡板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打开或关闭换气管至第一腔体的通路,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和内筒体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紫外线灯固定安装于内筒体上且其发光面朝向中间筒体,所述第一金属过滤网、第一活性碳过滤网和第二金属过滤网由上至下依次安装于内筒体中,所述第一金属过滤网和第二金属过滤网上涂布有光触媒,所述第三安装环螺纹连接于内筒体顶端处,所述第二安装环与第三安装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环上安装有粗效过滤网,所述第二安装环上安装有第二活性碳过滤网,所述第三安装环上安装有微孔滤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甲醛传感器为电化学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取样管由不锈钢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抽气泵为隔膜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自动提供一个洁净无甲醛的调零环境,无需使用者去室外远离甲醛待检测区域,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换气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路博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路博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2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