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5347.9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公头 对接母头 导气管 供气管 后置 前置 自动对接装置 放散系统 自动吹扫 煤气 吹扫管路 本实用新型 放散控制阀 放散管路 驱动机构 生产安全 出口端 吹扫气 放散管 控制阀 入口端 串气 吹扫 停用 断开 连通 驱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包括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放散管路上设有放散控制阀,吹扫管路包括前置供气管、后置导气管和自动对接装置,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对接公头、对接母头以及用于驱动对接公头与对接母头对接或分离的对接驱动机构,对接公头设于前置供气管出口端、对接母头设于后置导气管的入口端,于前置供气管和后置导气管上均设有吹扫控制阀。通过采用自动对接装置,在通吹扫气时,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对接,实现前置供气管与后置导气管连通,当该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需要停用时,对接公头与对接母头分离,实现前置供气管与后置导气管的断开,可以避免串气情况出现,保证生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煤气管道在安装好运行前,用户检修前后以及事故状态的时候均要进行吹扫放散作业。国家强制性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第7.5.2条规定:“为防止煤气串入蒸汽或氮气管道内,只有在通蒸汽或氮气时,才能把蒸汽或氮气管与煤气管道连通,停用时应断开或堵盲板”,该规定是为了防止吹扫用的蒸汽或氮气直接与煤气管道连接后产生串气现象,从根源上杜绝这类危险隐患的发生,甚至不会有误操作的可能性。但是此规定限制了煤气管道吹扫放散系统的全自动化操作,即不能采用一般的电动阀达到自动吹扫放散的目的,因为其无法做到“停用时应断开或堵盲板”,可能会出现串气的情况;导致目前该项作业均由人工现场手动操作完成,工作量比较繁琐,存在重复劳动、等待时间比较长等现象,也有煤气危险区域中毒的安全隐患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包括旁接于煤气管道上的吹扫管路和放散管路,所述放散管路上设有放散控制阀,所述吹扫管路包括前置供气管、后置导气管和自动对接装置,所述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对接公头、对接母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对接公头与所述对接母头对接或分离的对接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对接公头设于所述前置供气管出口端、所述对接母头设于所述后置导气管的入口端,于所述前置供气管和所述后置导气管上均设有吹扫控制阀。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对接母头为碗口侧朝向所述对接公头的碗形承接帽,所述碗形承接帽同轴安装于所述后置导气管上且于其轴线处形成有与所述后置导气管导通的导气通道。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对接公头为球形插接头,所述球形插接头通过波纹管与所述前置供气管连接,且于所述球形插接头内形成有与所述波纹管同轴的吹气通道。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前置供气管上还设有前置压力表,所述前置压力表位于相邻的所述吹扫控制阀的远离所述对接公头的一侧。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后置导气管上还设有后置压力表,所述后置压力表位于相邻的所述吹扫控制阀与所述对接母头之间。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前置供气管上还设有节流装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放散管路上旁接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上设有取样控制阀以及用于检测放散气成分的检测装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放散控制阀及所述吹扫控制阀均为电动阀。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对接驱动机构包括活塞杆轴向与所述前置供气管轴向平行的驱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采用自动对接装置,在通吹扫气时,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对接,实现前置供气管与后置导气管连通,当该煤气自动吹扫放散系统需要停用时,对接公头与对接母头分离,实现前置供气管与后置导气管的断开,可以避免串气情况出现,保证生产安全。本系统可以实现煤气吹扫放散的自动化操作,有效地减少人工劳动量和等待时间,在该吹扫放散系统停用时可以真正做到吹扫管路断开,杜绝煤气危险区域中毒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5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设备冷却管道堵塞报警机构
- 下一篇:自适应管径管道内窥爬行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