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岛式水库简易拦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6588.5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1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洪;张利祥;高一强;胡学伟;田森林;李英杰;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E02C1/00;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岛 本实用新型 模块化设计 固定系统 牵引 简易 浮动平台 固态杂质 水力冲击 整体拆卸 水库 漂浮物 平衡锤 网板 藻类 栏杆 拦截 通航 船只 受损 通行 休息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岛式水库简易拦漂装置,包括浮岛系统和牵引锚固定系统,浮岛系统通过牵引锚固定系统连接在两岸。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承受不同程度的水力冲击;浮岛系统底部安装网板和平衡锤,浮岛上装有栏杆;中部设有通航浮动平台,供船只通行和工作人员休息。整个装置可有效拦截漂浮物、藻类及固态杂质,并且因为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可以直接更换受损部分而不用整体拆卸,降低了维护成本低,方便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岛式水库简易拦漂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目前情况来看,水利工程下闸蓄水形成水库后,各种各样的漂浮物顺流入库汇集在水库坝前(或进水渠前),久而久之堆积得越来越多,洪水期间尤甚。这一问题在国内许多水电站和水库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目前,漂浮物较多且影响水电站运行时,很多水电站在拦污栅前再设置一道拦污排(或拦污漂)。国内一般采用浮式拦污排,当前的同类工程在进行浮式拦污排设计时,按浮式拦污排两端支承点型设计,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固定式,另一类是垂直升降活动式。两端支承固定式浮式拦污排结构简单,便于施工,但只能用于水库水位变幅不大的情况,这时,两端不可避免地存在缺口,部分漂浮物会从缺口流向进水口;垂直升降活动浮式拦污排借助安装在两端固定墩凹型轨道内的垂直行走小车,能够在水库水位变幅值较大的情况下,随水库水位变化而垂直升降,支承点两端不存在缺口,但垂直行走小车需用启闭机通过自控装置按水库水位变化情况控制提升或下降幅值,从而保证拦污排不至于因水库水位的升降而浸没在水中或悬浮在空中。国内多数水电站采用固定式拦污排,这些拦污排的设置特点都是一端固定在厂坝间的泄洪闸墩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游较远处,与水流方向形成较小角度,减少垃圾对拦污排的水力冲击。这种拦污排一般不具有通航功能,特殊情况下需要人工解开固定钢丝绳中的某个环节才能实现通航。另外,该拦污排不具备根据需要可随时移动到库区其他水域执行任务的功能。
目前依靠人力进行库区漂浮垃圾清理工作效率低、人工费用高,难以满足维护库区水环境的需求,尤其难以满足开展移动式应急除渣工作需要。并且在对拦污排进行清理作业时,工作人员长时间不能够靠岸,疲劳作业很容易造成事故,危害人员安全。这就迫切需要一个稳定、便捷的休息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休息场所。
目前有关水库等水利设施的拦漂装置有张玉乔等人的实用新型专利CN203475401U简易拦漂装置,在水的两岸挂设可调节的主索,主索通过扣环链接水面上的浮箱,浮箱下部连接格栅,通过主索的拉力和浮箱的浮力将格栅固定于水面,从而达到拦截漂浮物的作用;
曹光荣等人的实用新型专利CN203247560U固体浮子式橡胶拦漂排,通过可调节长度的锚绳将橡胶桶串联起来,依靠橡胶桶的浮力使装置漂浮于水面上,用于处理漂浮物;
陈启春、李邦红的实用新型专利CN203755248U滑动式拦漂装置,将多个浮箱用十字铰链接成一体形成浮箱组件,在两岸或者坝边预埋的滑槽内设置好小车,将浮箱组件两端通过十字铰链与小车连接,整套拦漂装置,可以自动适应水位的变化,调节拦漂装置的高低,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
黄本胜、刘达等人的实用新型专利CN202899089U一种可用于大型电站进水口的可升降式刚性拦漂系统,通过使用至少一根刚性长直件,与漂浮件连接,成横向状态漂浮于水面上阻拦漂浮物,漂浮物是整个拦漂组件能够随水位变化,刚性长直件使整个组件不易被水冲坏,而且还能依靠自身的刚性引导较大的漂浮物流向电站的下游;
周冉、周鑫靖的实用新型专利CN204385710U双向开闭式拦漂装置,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双向拦漂单元,实现对正反两个水流方向水面漂浮物和水下污染杂质的拦截,因为整个装置为菱形的对称结构,系统工作时比较稳定,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6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耙式河道破冰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围化栏